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继“念头珍珠——贺勋个展”后,飞地书局又邀请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鲍栋策划了题为“镀金时代”的艺术家陈晓云个展,该展览将于2017年12月17日在深圳飞地书局开幕。
与前一个参展艺术家贺勋一样,陈晓云也长期从事文学写作,他的小说《反胶之爱》正于飞地APP上连载。
陈晓云在2011年于飞地与华美术馆合作举办的“词场-诗歌计划”中,曾展出其影像代表作《为什么是生活》,“镀金时代”将继续呈现陈晓云作品诗性的叙述,再度展出该影像作品,同时,雕塑《列宁的二十一首诗》和最新的锌板绘画《至高无上的快感》系列将构成整个展览。
前言
陈晓云的作品中挤满了各种形象与形状、图像与意象、想象与现实、隐喻与转喻,以及视觉与词语,它们都被不讲理的一根筋式的,而又跳跃性的连缀在一起,像一个永远在变幻的多边形寓言。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的寓言,尖锐、残酷、诡异、生猛、浮夸、泛滥、危险、荒诞、刻骨……一切都指向历史超速行驶的剧烈震荡中的强大张力,在这个一个似乎只来得及有生理反应的时代。
但这个时代也光彩夺目、神话四起,恰似马克.吐温笔下的“镀金时代”,一面是咒骂与吐沫的横飞,一面是机会与财富的爆炸。中国社会刚刚经历的年代,可能比美国19世纪后期的那个时代更为激烈与嘈杂。
与这个镀金时代对应的美学是闹剧与反讽,正如马克.吐温的文风,但陈晓云加上了一种精神分析的氛围,以及象征主义的色彩,用思想痉挛与视觉畸变强化也幻化了我们对这个时代的体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寓言性区别于小说的叙述性。
展览中有三件(组)作品,《为什么是生活》是他影像艺术的代表,是展览中最靠近现实表象的部分,而雕塑《列宁的二十一首诗》像是历史舞台上的一组象征主义道具遗物。最新的锌板绘画《至高无上的快感》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一个既属于符号也是属于实在的世界,混乱让位给了秩序,情感让位给了形式,这些作品中固执出现的各种巨大几何体就像是一个个纪念碑,默默宣告着镀金时代的终结。
——鲍栋
策展人 鲍栋
鲍栋是中国新一代活跃的艺术评论家与独立策展人,他1979年出生于安徽,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史系,现工作生活在北京。从2005年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界至今,他的评论文章广泛见于国内外艺术期刊,批评文集以及艺术家专著;他曾为众多国内外艺术机构策划展览,其中包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朱拉隆功大学艺术中心、广东时代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等等;2014年,他荣获亚洲文化协会(ACC)艺术奖助金;同年成为国际独立策展人协会(ICI)独立视野策展奖候选人。2016年他获得了 “Yishu中国当代艺评和策展奖”。
艺术家 陈晓云
陈晓云,1971年生于湖北。近期个展包括:《列宁的二十一首诗 》, 香格纳画廊主空间 (2014);歇斯底里, 隐喻与转喻的生活,A4当代艺术中心,成都(2013);陈晓云个展:黑更黑,死更死,火更火,拾阶而下,香格纳北京,(2013);《坠枯录》注-陈晓云个展,香格纳北京(2012);为什么是生活,香格纳,北京(2010);翠玉录,香格纳H空间,上海(2009);爱你大老板,THE PROJECT画廊,纽约,美国(2008);FAINT,MC,洛杉矶,美国(2007)。
陈晓云的作品中始终呈现着艺术家诗性叙述的创作风格,感性思维贯穿于影像叙事结构中,并以个人化的意识片段做为向现实世界摆渡的影像形式。作品经常通过由一个标题,一句对白,一个动作生发开始加以重叠,提炼,抽象化,将我们已知的世界搅拌得更加疯狂和荒诞,或更加迟疑和虚无。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