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韡:裸体

日期:
2021年7月9日 - 2021年9月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1年7月9日
空间:
白立方伦敦柏蒙西空间
艺术家:
刘韡

展览简介

白立方伦敦伯蒙西空间正在展示刘韡全新个展“裸体”。展览以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的同名文章“Nudità”为标题,呈现了刘韡在过去一年间所创作的全新装置、雕塑和绘画作品,是艺术家在这历史的特殊时刻,对疫情蔓延下的全球紧急状况的回应,及对当下社会状况的质询与探索。

刘韡将阿甘本“裸体”理论的意义视为一种转变的时刻、感知和存在方式的转变,以及类似于“遮蔽的缺席”的特定存在状态。而阿甘本的“裸体”这一概念虽然贯穿在整个展览中,却并不作为唯一内核。《猜想》《先锋》《寓言》《维》作为四段式的篇章结构,如同四个异质化的场域同时呈现,同时发生,彼此裹挟,互相作用。这些篇章向我们展开的是:“在当下的世界,作为‘身体’的共同生活,将会有怎样的可能?”

在雕塑《猜想》(Speculation)和“裸体”(Nudity)与“复活”(Resurrection)系列画作中,刘韡强调了在视觉上和认知上的混杂维度。它们涵盖了丰富的材料和形式,指向模糊而广阔的时间尺度——从遥远的古代到一个“业已存在的未来”。

“9 × 9 × 9空间”中的雕塑作品《猜想》(Speculation),卵形、菱形和狮子的部分形体被放置于一个空心结构之中,而这个结构形似被放大后的远古骨架的碎片。这些不确切的视觉指涉,也出现在“裸体”与“复活”系列绘画中:这些绘画囊括了椭圆岩石般的形状,而蓝色和绿松石色部分则似乎隐含了水和新生身体的样态。这些形体在相互构建中合并、膨胀,彼此复制,在兼具未来主义和准现代主义的流体般的视觉形式中展开。这正是刘韡认为的一系列直观的“裸体”——它们既是原始的,又是寓言的,也是异质的。

“在此刻,重新溯源,会意识到过去和现在的每一个事件不是被固定在某一个历史的节点上。它们在运动中生成、改变。”在《先锋》(Vanguard)复杂与矛盾的意象中,刘韡借鉴了二十世纪初出现的早期现代主义视觉形式,作品指向了集体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思潮——一个创造“新世界”的诉求。艺术家将“先锋”作为空间结构,而非时间概念,将历史的那一刻与今天相联。那被创造的过去,被并入一个巨大的整体“记忆”,充盈在当下。在此,刘韡感兴趣的是对社会形态,治理方式,公共生活的可能性的探索,这是另一个迫切的追问:“我们是否能够更新我们对于‘集体/整体’意义的理解和使用,从而重新思考如何在今天的情况下共同生活?”这是一个“开始的展开”。

《寓言》(Allegory),则是艺术家将阿甘本的“裸体”概念与社会因疫情所致而不断增加的物理距离,城市及城市景观的现状联系起来:城市正置于“遮蔽”和“遮蔽的缺席”之间的微妙平衡中。在这种状态下,空荡的街道、公共广场、空旷的建筑和独自伫立的雕塑,失去了其原本作为公共生活承接物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它们成为了“抽象与具象之间的一系列图形/样式/中介物”,具有“开放性和神秘性”的“赤裸形式”。

作为城市的人造场景因人的退去而被抽空,呈现出它本有的抽象形态,只有随之降临其上的动物才赋予了它现实意义,唤醒了关于它们共同构成的幽灵般的记忆。这些雕塑组群,糅合了历史的、古典的和纪念碑式的视觉元素,而动物的出现,意味着曾被掩藏的,在今天开始出没——所有的出现皆因其曾被掩藏,而人的消失是因为他存在。《寓言》,是一个之于未来人们会书写的“寓言”。

这正影射着人类对现状的回应与管控,成为人类理解世界的隐喻模型,也是人类从反思中出发而正在发生的对未来的想象。而因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所致的现实变化,以及数码科技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也体现在此次展出的“东方”(The East)系列作品中——四幅并置的喷画上的图像最初由数字图像生成,在其上叠加着层层细密的垂直线,从而产生水平方向的渐变色域,呈现为“风景”,或一种无法被完整解析的数字雾霭。

在延续了艺术家近年来“微观世界”(Microworld)系列的作品《维》(Dimension)中,刘韡进一步探索了“遮蔽—去蔽”的概念。螺旋形、直线形的巴洛克式结构中,是由铝板和亮黄色汽车漆构成的优美曲线,如同构建了一个有机的生命器官——在今天,作为人类属性的技术,以其基于数据、光学、生物工程等独有的方式,以一种精准细微的模式感知世界。目光所及之尺度与模式,剥离了我们原有的身体与感知,塑造出另一个自然。

《维》,一个实在的形式,却如同一根颤动的弦,将整个展览切分成了无数个层面。可以将《维》理解为不同的面向和不同的异质方向,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另一个层面:时间和历史的无数个绵延的切片。杂合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形式,却好像将我们引向了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的《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的烂漫主义意念。今天面对是技术与数据对我们身体与感知的剥离,而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科学精神救赎我们的生活。而这部作品中的“解放”的意味,又是超越革命概念的另一个层面,在不可逆的技术狂流中,以与以往对立方式不同的姿态,拒斥技术对我们的奴役。

“裸体”在《猜想》—《先锋》—《寓言》—《维》间的穿梭,反映的正是刘韡所认同的:“历史不是线性的逻辑构成的,而是断裂的,是以我们独特技艺拼贴出的真切的关于当下的图景。我们是否可以对‘裸体’那些关于时尚、道德、情欲以及救赎那一人类属性说再见?”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