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展览前言
人们总能在很多地方找到潮汐。夜晚没过沿海公路、带着白色气泡的黑色液体,情人未递过声音来的口型,裸露着筋骨、像是陷入了疼痛中的岸,阳台上湿漉漉的浅色上衣,摸不清来意是好是坏的风……彼时此地,潮汐野蛮、律动,但又势必会化为安宁的势能,搅动着人们的知觉,让它从粘稠如沼泽地的经验池塘里探出头来。在金子般的偶尔中,在消失着的倏忽间,幸运的人和准备好的人都会得到重新命名万物的勇气。所以潮汐,也就成了只真实于他们自己的潮汐。
潮汐是水的呼吸,给予、索取,显现、消失,上升、下降,点亮、熄灭,循环往复。古老的隐喻就像画家在外光写生时打稿用的蓝绿色颜料,它也是“潮汐池”若隐若现的底色。但“潮汐池”不是过往的招魂曲,更没有徒劳地复原蒙昧时代的神秘,即使在《朝》中有给予、索取的结构,在《夕》中有显现、消失的线索,在《瀑布》中有上升、下降的混淆,甚至是装在水泥匣子里的整个“潮汐池”也是在点亮、熄灭之间自然生长。“潮汐池”所依靠的是潮汐原有的能量,所使用的是确切的新技术,所提供的是一系列同样确切的当下,但就像《异水》中变奏着的水体一样,“潮汐池”不分享故事,它归根结底是一次赋形的努力:利用水的坚硬、柔软,拒绝、接纳,流动、静止,完成对记忆的赋形、对死亡的赋形,以及对生命力的赋形。
文/胡昊
艺术家简介
张文心
1989年出生,2013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获纯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黄山。她曾于武汉剩余空间、旧金山ATA Gallery举办个展,与虞菁以艺术小组形式在泰康空间露台项目举办个展,曾参加的群展包括何香凝美术馆“时间的狂喜”、北京歌德学院“数据之梦”等。张文心运用录像、电脑动画、摄影与装置,并综合写作与音乐,建构以过程为导向的知觉体验。
策展人简介
胡昊
1990年出生于山东诸城,是一位居住在北京的艺术研究者和策展人。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