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自由的尺度(第四回)——中国当代水墨走向巴塞尔

日期:
2013年12月2日 - 2014年1月2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3年11月16日 14:30
空间:
太和艺术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10)
策展人:
贾廷峰

展览简介

笔墨桎梏与心灵自由

——写于《自由的尺度(第四回)•中国当代水墨走向巴塞尔》艺术展前

文/贾廷峰

四年前,西方金融危机横扫全球也殃及中国的时候,798作为中国最大的当代艺术区由于西方许多资本逐渐的撤离,显得异常萧索。那会798艺术区基本上没什么水墨画展览。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王秋人、老圃和郭艳,我们私下商量,是不是可以在798做个当代水墨展览?之后就找到老栗,请他做展览的学术主持写篇文章支持一下。随后大家又琢磨给这个展览取个什么名呢?最后一致觉得“自由的尺度”这个名字有点意思,于是定下。就这样举办了“《自由的尺度——中国水墨•当代关怀》名家邀请展第一回”,也由此揭开了798太和艺术空间的当代水墨艺术之旅。

如今,“自由的尺度”这个展览已经是第四回了,就像当年画册设计师小林设计的标志:一支被折弯了的毛笔包围一个黑色墨点,如今也已被拆解了三次,当标志只剩下一支毛笔和一个墨点了的时候,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崛起终于形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备受国内外的观注。我想是时候可以将这个展览推上国际展台了,于是在合作方雅昌艺术网的支持下,有了此次《自由的尺度(第四回)•中国当代水墨走向巴塞尔》艺术展的成行。

本次展览邀请了老、中、青三代共26位当代水墨艺术家,展出作品六十余幅,是近年来少有的具有代表性、学术性的关于当代水墨创作的集中展示。此次的参展艺术家在深谙传统底蕴的前提下,吸纳外来文化的优质养分,并勇于打破传统水墨的固有模式,在不断地艺术创作中,力求达到“与古人不同、与今人不同、与世界不同”,并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他们更关注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感觉的表达,在保持文化根性的同时赋予当下的人文思考,使其艺术语言更紧扣时代脉搏,进而达成一种社会情感的共振,比其他艺术样式更能代表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及未来性。

水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审美内核,更承载着中国历代文人修内质、养德操、怡性情的精神托付。所以将中国水墨作为一种文化输出推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自由的尺度》第四回的展览初衷也在于此。所谓“尺度”与“自由”,即要求创作心态保持“自由”的同时,创新语言的运用则需要“尺度”,比如笔墨纸砚,比如人文精神,比如优秀的技术手段。当代水墨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前提下,有发展地建立一种艺术语言上的规范,在保留最基础的底线上赋予文脉于现时代传承的可能性,使艺术家在有效的规范当中去进行创作。正是这种有尺度的自由,实现了水墨创新在取舍过程中的蜕变,而“尺度”本身也会因时代的更迭而不断具备当下的意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尺度的变更延展了自由的范畴,自由与尺度的平衡与否,催生着当代水墨新的可能,这必将成为长久的的艺术课题。

中国水墨艺术一以贯之注重对“人”主观情感的写意表达是其他艺术样式所欠缺的,其自身属性造就了中国水墨独有的酣畅自由和东方神秘特质。比如宣纸的触感和渲染特性,毛笔的弹性和柔软,水的流动和不可控的偶然,无论是从骨法用笔、气韵生动、还是墨分五色、卧游可居等画理上来讲,中国水墨都更侧重于内在个人的一种生存体验和生活感触,是自身人生观、艺术观的真实写照。中国水墨在保留文化根性的前提下,汲取其他文明成果,将传统进行当代性转换,我们的艺术立场应该是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进而形成中国当代水墨自身的标准。

中国水墨发展至今,尺度和规则千年未易,个人感觉和笔墨形态却是随时而变。如何在水墨尺度和创作自由中找到属于个人最契合的那个点显得尤为重要。这个点可以是纵向不断延伸的,也可以是横向不断丰富的。中国水墨的这一尺度特性,形成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至少在今天,它依然有生命力,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当代艺术的各种资讯、各种新鲜的媒介的共享情景下,我们更有条件吸收多种营养让它更活泼起来。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希望中国当代水墨能给世界文明带来一些参照,在被认识的过程中,互相汲取养分,而不再处于一味地被输入状态。感谢学术主持范迪安先生,感谢所有的参展艺术家,正是你们的支持,使得此次活动筹备过程中,大家的心灵多了一些温暖。

水墨之于艺术家,是艺术家在理解生活后对于生活的回应,当这一回应被观者响应而成为一种关怀,它的价值便得到体现;而艺术之于我,是奔赴理想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养料,虽可能这一路饮尽孤绝,但只要有它,旱地行舟或许是另一种自由尺度的幸福。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

王秋人、田黎明、王 川、王冬龄、仇德树、谷文达、郭 桢、郝世明、何玮明、侯珊瑚、昆仑子、蓝正辉、老 圃、刘进安、刘新惠、衲 子、邱振中、沈 勤、沈 沁、唐承华、王 非、一 了、张 浩、张新建、赵 浥、朱 岚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