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让-夏尔·毕儒个展:穿越

日期:
2018年8月18日 - 2018年8月3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8年8月18日 14:00

展览简介

2018年8月18日至8月31日,艺料之外很荣幸地呈现法国艺术家让-夏尔·毕儒在全球的首展作品。    

 

如果说艺术女神有一千张不同的脸庞,那么其中一张定是来自让-夏尔·毕儒先生的奇思妙想。毕儒先生的挚友,莫奈的曾孙,法国著名当代哲学家、评论家菲利普·皮盖在为毕儒先生的著作的亲笔题词中这样写道:“他的作品介于建筑与雕塑,被视为沉思与储备能量之处,邀请观者重新考虑和认识世界。”

 

毕儒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雕刻/建筑”。他的作品恰似艺术类的里程碑,拓宽了人类对于“美”和“思想”的维度,并致力于通过艺术表现不同人类文明和思想精神的交织汇合。

    

在此次个展中,《冥想室2017》、《敦煌2015》与《乐山2015-16》三件作品是毕儒先生全世界的首展。《冥想室2017》是2017年毕儒先生创作的新的冥想室,由圆柱形的外形与佛的形状组成,与作品《冥想室》异曲同工。圆的元素代表着中国古话中“天圆地方”中的天,同时也代表轮回与循环,表达了毕儒先生关于佛性“空”的理解。毕儒先生希望观者能进入到作品中,沉心静气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毕儒先生在游历墨西哥时,发现的墨西哥人对圆有特殊的情感,圆意味着生命的轮回,代表着一个周期、无尽的循环。后来毕儒先生接触了中国文化,对天圆地方、因果循环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在看到敦煌卧佛壮丽的景色之后,毕儒先生用它极致精简的线条、经典的造型,塑造了作品《敦煌》。其中像极了一个豁口的地方,其实是敦煌卧佛的剪影,不规则的起伏的纹路也是卧佛的外形。

 

作品《乐山》是毕儒先生在德化工作室创作的新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毕儒特色”:极简的线条,纯白的材质,规律的螺旋纹路,与毕儒先生的代表材质——镜子,共同组成了《乐山》。作品中间像沟壑一样的空间里的影子的轮廓是乐山的剪影,随时间的变化太阳的移动而发生变化。作品中间的镜子呈现着天空,就像一汪清水,上承天空下接土地。

 

为了真正了解古老而悠久的世界文明,毕儒游历了墨西哥、意大利、日本、中国,对中国文化尤其喜爱。毕儒告诉我们,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见过一件雕塑是一块印有太极图案的石头,这件作品使他对神秘的东方文化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也影响了他的艺术生涯。后来他来到中国,更确信了自己的作品风格与创作。龙门石窟、德化陶瓷都曾给过他无穷的创作灵感,虽远离故土身处遥远的东方,他只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顺其自然、完美随意。

 

2011年,由爱马仕基金会定制的《冥想室》在比利时布鲁尔La Verrière画廊毕儒先生的个展上展出,该作品倾注了毕儒对中国、日本、东方美学的理解和阐释。这件内部镀金的白色冥思室高达2米3,圆周直径为4米6,底部安装了圆形镜面,正对着雕塑的镂空顶部。在这里天空的倒影与冥思者的目光安静地交会,因而具有打动人心的魔力,是毕儒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1998年2月23日,毕儒先生亲赴墨西哥克拉斯卡拉省的索西德卡德莱地区完成个人即兴装置艺术作品《海螺》。这是毕儒先生第一次来到这一古迹,并试图通过他的作品表现过去与现在时空的交织。欧洲文化中象征宇宙时间变化的数字七和中国古玉中汲取的灵感“璧”垂直矗立于历经二十多个世纪的古金字塔前,艺术家透过光线在七个白碟上的光影变化,呈现了天与地,现代与过去的关联与交错。这是古代建筑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的首次时空对话……这是曾任墨西哥城大神庙考古挖掘负责人的著名考古学家爱德华·马托斯·莫德左玛对毕儒先生作品的评价。

 

在由法国娇兰基金会特别定制的装置作品《祭品》中,毕儒用西方人的几何式造型观念对应中国艺术散点构成的“玄”,大胆使用了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凝结的岩浆材料,九个人工装置伫立在亘古的火山脚下,是致敬、是神往、是对业已隐匿的远古之美最纯真的赞叹。加之数字“九”在东方哲学里的玄妙之意,东西文明的颤音在此奏出完美的和弦。

 

毕儒的每一件作品都像一本故事,纪录着文化、自然与历史。即便是在常人看来截然不同的文化在他看来,就像一间间不同的房间,彼此间隔着厚厚的墙壁,整个世界就像一个闪烁着柔光的庙宇、神域、众神殿,没有界限充满了无限交融的可能。不论是拉丁文化、罗马文化还是新喀里多尼亚巴乌中心的卡纳克文化,对他而言不过是神秘远古之音的不同展现,而他的目标就是投身于文化的密林,用当代人的视角,解读埋藏于其下充满哲学意味的美的真谛。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