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Massimo De Carlo香港荣幸呈现“夜以继日”,中国艺术家王俊杰在华首次个展。
王俊杰的艺术实践围绕着油画和水粉画展开,用绘画呈现日常中恒定、无限的沉思。在创作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一套高度个人化的视觉语言,综合各种绘画传统的特点,其中包括中式水墨画、后印象派、象征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以及极端现代主义派关于结构的独特看法。他的作品唤起一种对光的特定感知,拟人化的色块如同记号一般,具有空气感、却又能在实质上触及的景象,形成一种自然的视野,不拘于东西方传统,甚至蔓延在二者之间。
“夜以继日”由一系列关于大型景观的油画作品组成,这些景观全部来自于想象,其中包含依照早晚景象不同而得名的八幅作品。当王俊杰创作这套作品时,他首先凭直觉绘制了一副白日景象,然后重新校准色彩元素,绘制了一副与之相对的晚间景象。在这套作品的绘制过程中出现的即兴“呼唤——回应”本质,使得图像之间形式上的相似与差异引人注意。另外,也强调了要从记忆和感觉之中完成绘画的创作,而不是通过刻板的模仿。王俊杰对于色彩的情绪把握,能够唤起人们在观察一日之间观察光线变化时的感性知觉,正如在“第一天”和之后的“第一夜”里所展现的那样。单色调作品“第四天”和“第四夜”将一副景象中最抽象的主题提取并表现出来,使人通过单一颜色的符号权重进行内在沉思。
王俊杰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从时间里制造空间,让一个虚幻又惊人相似的世界徐徐展现在人们眼前。他描绘的各种景观、现实以及所居住的环境,都染上了一种带着渴求和人文的气息。每一件画布上的沉浸式作品,都对他早期作品中出现的主题和形象,进行了更深入的展开。然而,在他日后创造的更多作品中,却表现了另一种引人入胜的维度。
艺术家介绍
王俊杰于1984年出生于多伦多; 目前在加拿大埃德蒙顿生活和工作。 王拥有文化人类学和摄影学位。最近的个展包括Matthew Wong, Karma, 纽约(2018),群展包括The Horizontal,Cheim&Read,纽约(2017)和Fleming Faloon,Office Baroque,比利时(2017)。 最近的出版物包括:Matthew Wong,Karma,纽约(2018)和Matthew Wong Special Edition,Karma,纽约(201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