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德玉堂画廊荣幸推出《喑酝》,这是工作及生活在北京的艺术家陈晗在上海的首次个展。在此次展出的新作中,陈晗以他的视角和方式,营造出一个个复杂的心理空间。从暗褐色的油彩中显影的一幅幅画面中,是“非典型性”的活动场所,“非决定性瞬间”的生活片段,给人以高度直觉化的印象,如同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的抓拍,又如同电影中的随意截屏。画面中浓重的心理氛围,引人驻足玩味。本次将展出他最新创作的油画作品以及五件水彩纸本。
这些高度心理化的幻像,由象牙黑、熟褐、橄榄绿等颜色形成黯然神伤的主调、飘羽般的笔触如同心电图般让敏感者细细品咂,平滑或凸起的肌理,和心潮的起伏波动暗合……作为画家的陈晗,在图像的基础上,用他独有的色调、用笔和肌理来铺陈他导演、布景的当代戏剧——在优雅得体的衣着举止内部,在波澜不惊的水面下面。
他在二维画布上营造出的三维空间里,这些物质优渥的人,无论是独处还是与人共处,都愁眉不展或心事重重,但郁郁寡欢到底为何,又没有明显的缘由。在科技加速度发展的当代,一方面,信息的生产、传播越来越便捷,在虚拟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尽力凸显自己的存在感;但另一方面,人和人的关系似乎更加疏远,尤其是肉身共处一室时。如同棕黑梦境般的陈晗画作,弥漫着浓厚的压抑感,境中人在和他人共处时彼此深埋情感,独处时自然释放的也不是喜悦,是失魂落魄的寂寥、茫然无际迷惘,或者无声的哽咽。
瞬间截图般的一幅画面能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这是绘画的特点——一目了然但意犹未尽。陈晗利用了这一特点。他的绘画中似乎有叙事,但又含混模糊,而且他完全不交代叙事的开头和结尾,全部脚本到底如何,只有他自己心中有数。我们并不知道画中的场景和人物从何而来、为何如此,以及结局如何,于是只能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与之共鸣,揣测前因后果。这时,陈晗虚构的画中人的生活,和我们自身的生活透叠起来,这一块块黯黑的画布,融入了我们的人生之中。
因为饱含着难言的情绪,这些低沉抑郁的幻像中,如同有不可见的微生物在黯黑的空气中滋生、发酵着。它们悄无声息但又无处不在的笼罩着那些独处或共处的男男女女,让他们的心理产生各种难以捉摸的变动。在陈晗用画笔和油彩“导演”的这一幕幕时空中,这些难以捉摸的心理变动,形成似乎要有所突变,但又引而不发,或者将发而未发的张力。于是,画面中充满了心理悬念,但又悬而未决,最起码,画中的人们尚在各自能理性克制的范围内。这就是人性的复杂迷人,或者情境的复杂迷人。由无数具体而微、生动可感的瞬间汇成的人生,不就是如此吗?
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众多复杂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但非理性的范围要比理性大的多。静水流深,和以往作品中明显超现实的图像、激烈的情绪相比,陈晗的近作更为平实、内敛,也更加耐人寻味。信息互联网化的时代,生活和工作的主要时间在中国的陈晗,为何总是画面黯然、为何越来越内敛?这和他个人体悟的渐变直接相关,但时代的氛围更如空气般挥之不去——当下,正是一个全球剧烈变动期……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