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佩斯北京荣幸地宣布“北京之声:我的伙伴”群展将于2013年12月10日开幕。作为佩斯北京年度常设项目“北京之声”的第四期,本次展览将延续“北京之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现场和现象的高度关注,以开放和创造性的形式梳理、重组和呈现我们对今日艺术生态的理解与认识。展览将邀请张晓刚、陈蔚、仇晓飞、胡晓媛、隋建国、李子勋、刘野、萧昱、韦启美等艺术家参展,以期呈现今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生态中偶然生发或有机形成的各种关系及“非关系”。 “我的伙伴”参展艺术家的年龄层次和创作形态各不相同,其中甚至包括已不在世的艺术家,而他们的作品将以各种各样的关系形式灵活自由地“结伴”出现。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可能是师生、伴侣、朋友,也可能素未谋面,而在创作中,对特定问题的思考、形式及材料的偏好、时空框架的处理、具体创作要素的运用、甚至气质与趣味都会导致某种关联,它们或凸显,或隐现,包括反差、抵牾甚至看似无关也是广义的关系之网的一个侧面。在这个意义上,本次展览可以看作对如上种种关系及“非关系”的一种开放式解读,在一个人工编制的语境中,通过并置、对照、强化、重叠等灵活的手法将潜存在艺术家创作中的关系之网予以现实化、具体化的展开。 展览作品以彼此配合的方式呈现为多个章节。张晓刚的雕塑作品中的老式沙发和婴儿形象,已经成为一代人文化记忆中的一个片断,而年青艺术家陈蔚带有自传性质的照片装置环绕在雕塑的周边,通过时空的高度浓缩和极富内省色彩的氛围营造,构建起历史叙事与个人记忆之间吊诡而微妙的拓扑学。隋建国带来一组全新的雕塑及绘画实验,将触感及身体运动在创作中的影响发挥到极致,同时保留了粘土及石墨等基本媒材的质朴气息。与之反衬的则是李子勋充满机械感与未来感的大型动态装置。 近年颇为活跃的艺术家仇晓飞在他的绘画装置中延续他对绘画本体的思考与探问,尝试以近于逻辑推演的过程来还原绘画、物体、意识之间错综复杂却常被遮蔽的种种关系。这种对过程性的强调在胡晓媛的作品中则以更为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艺术家在这里安静的接受了材料和人工的固有限制,而将创作的结果开放给时间、经验和偶然性。 展览将于2014年2月28日结束。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