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艺:总是来得太迟

日期:
2021年5月31日 - 2021年7月1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1年5月31日
空间:
之空间(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B131)
艺术家:
胡佳艺
策展人:
尹丹

展览简介

“总是来得太迟——胡佳艺个人展”开幕式于2021年5月31日16:00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B131之空间正式拉开帷幕,展览时间从2021年5月31日持续到2021年7月10日。本次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之空间主办,尹丹策展,王春辰主持,来到本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闫彦、李川、王天祥、冯石、刘建峰、张小涛等。

策展人尹丹老师谈起布展、初衷,他提到四川美术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主要是当代艺术,包括观念艺术。当代艺术的境况近些年是比较窘迫的,但是好在近些年涌现出了一批做观念艺术的年轻艺术家,胡佳艺是川美年轻一代观念艺术创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们的出现表明了川美的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的文脉没有断。

他认为艺术家胡佳艺的特点就是极其的感性,但是在这一次展览,他也明显感觉到了艺术家的作品中用了一些创作方法论,比如加入钟表的元素,是在有意识地引导我们,朝着这一方向思考。一直以来,胡佳艺在其作品中体现着对”时间“的执着关注,其主要艺术语言便是重复的身体行为与真挚的情感投入。时间在不同的社会个体身上、在不同的瞬间有不同的意义。

闫彦老师谈到,艺术类的东西是怎么产生和体现的,佳艺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她令人意外,作品也显得意外。如何走近这样的“意外”?不防引用她在一个展览里虚构的与杜尚的对话旧文:“艺术就是把勺子放在嘴唇中间......" 话里里外都透出拙朴、率真,自然且轻松。这就是胡佳艺的艺术企图与不可察觉,是无可复制的无拘无束,也是她关于生活的态度,这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补充尹丹老师说到的关于佳艺感性的问题,他认为佳艺是既感性又理性,她的感性中藏着非常深刻的理性在里面,对于世界的敏感又会回到个体的认识当中,从她的作品中就能感受出来。

李川老师说到,近些年并不是一个好的当代艺术发展的环境,但这对艺术家来讲是一个特别的挑战。能坚持下来,在这样的挑战下留下来的就是好的。佳艺两次拿过罗中立奖学金,从本科毕业到研究生这个阶段的创作也得到了肯定。他希望佳艺能够成长起来,为年轻的后来者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祝贺佳艺继续在创作中取得好的成就。

王天祥老师谈到艺术家作品《冰刀》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对艺术家胡佳艺的作品有两个关键印象,第一点是坚韧,坚韧不拔的毅力一直贯彻在艺术家的作品之间;第二点是开拓,从新疆到海洋,她个人的创作不断往前走,不断拓展边界,这些是一个艺术家最应该坚持的品质。感谢之空间不断地把优秀的艺术家挖掘出来。

批评家、策展人冯石老师说到,艺术家的毕业作品和《冰刀》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的行为在多媒体上的影响力,证明了好的作品对能够穿越空间,具备很强的说服力。

冯石老师提到对佳艺有两点认识。第一,她是一位非常敏感的艺术家;第二,她作品中特别的力量,异常谨慎的态度,她的创作可以打通艺术圈层,这对川美的老师和同学的启发是很大的。

艺术家胡佳艺致答谢词,感谢之空间的支持,以及各位老师们的到来。

刘建峰谈到艺术家在生活中工作很谨慎,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并祝贺本次展览顺利开幕。

张小涛老师表示很高兴参加本次展览,他认为胡佳艺从2014年的《冰刀》到2020年的《倔强的买买提》、《拳击》等,一直有一种冷静的、犀利的,北方人的气质。一个艺术家能走多远,区域、家庭、环境这些基本的元素会有很大的影响。她身上难得的是保留了当代艺术的像圣徒一样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做艺术的状态,特别让人感动,这也是四川美术学院几十年来代代有名的重要原因,当代艺术有暗线一直在传承。

疫情期间的作品《拳击》,他认为是佳艺的幻觉,在虚无的公共空间中寻找的敌人和对手是自己,我们终生都在寻求和自己的对话,无论在顶层或是底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镜像。他能感受到佳艺在空间中的挣扎、煎熬,这是每个人的状态。有限当中的无限,限制当中的创造,这是人生,也是面对艺术的一种状态。他也谈到,一个人的人生很漫长,“躺平”不太好,人生本来就很煎熬、虚无,活着就是对抗虚无。他对佳艺的建议就是多走动,从每个系统中跳出来。每个人既是有限、又是无限,这主要取决于你的心和状态。把艺术作为信仰、一生的修炼的状态是让人感动的,无论任何区域都需要点灯的人,勉励佳艺。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