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策展人: 皮力
艺术家: 陈彧凡、丁乙、龚剑、关奉东,侯勇、黄锐(1952), 江芳(1974),蒋志、梁铨、刘韡、谢墨凛、徐红明、颜磊、杨黎明、张恩利、詹蕤、张伟、钟山、赵刚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一批中国的艺术家就开始尽其所能尝试着抽象艺术作品的创作。在那些年里,为了表达的自由,抽象绘画或者是非符号性的作品在当时闭塞的社会政治现实及其批判性的美术创作中成为了一种自由表达思想和社会实践的“舞台”。这也是为什么黄锐在1979年创作的中国的第一件抽象艺术作品,以及展示这件作品的展览,能够配得上“无限空间”这个主题。艺术就应该展示给我们一个不完全受意识形态掌控、没有边界的世界。
从近三十年的中国艺术创作中,我们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1989年之前,只有少数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才将抽象艺术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端。而如今,一批更年轻的艺术家又重新拾起了这种视觉语言,而这种视觉语言正变得像参与其中的艺术家创作一样丰富。有些艺术家是以“几何抽象”或者是“表现主义”为方向的,而另外一些艺术家则以“语言”或者“书法”为基础,还有极少的一部分艺术家将他们的兴趣集中在“水墨”、“色彩”、“色域”或者其它一些具体的“技术”或者“程序”上。即使有些作品被认为是“有形的”或者说“非符号性”的,但它们仍属于抽象大家庭中的一员。
不管其是否具有观念性,抽象作品在以具象作品和再现性图像文化占主导的中国艺术接受中一直以来都被忽视。八十年代的这一批抽象艺术家面对着89年之后的政治现实,在讽刺性的现实主义中,透过明确的宣言表达了其美学见解,然而现在新生代的抽象艺术家意识到那些宣言在不断的重复中失去了真诚和意义。
这个群展集合了早期重要的抽象作品以及各种近期创作的抽象艺术作品。而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极具吸引力。从“纯美学”层面上看,由于艺术家将注意力集中在视觉呈现和材料上,尤其是对于色彩的使用和肌理处理这一绘画永恒的主题之上。他们中的每一个艺术家都通过进入这片纯视觉领域来发展自己独特的语汇,探索其个性化的语言从而进行自我解放。而从“道德”层面上看,由于不同艺术家的个性不同,他们对现实的反应不同,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抽象艺术仍具有显著的多样性。
这个展览以将中国的官方报纸——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贴在画廊的墙上的方式,使这种观点的形象性转移到另外一个层面。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