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开放工作室 x礼物交换驻地计划
弗拉基米尔•尼科利奇:正如你所想
策展人:蔡影茜
2014年4月,弗拉基米尔•尼科利奇(Vladimir Nikolić)作为“礼物交换”网络的第一个驻场艺术家,由玛娅•思瑞克(Maja Ćirić)提名,参加时代美术馆的开放工作室项目。尼科利奇生活和居住在贝尔格莱德,他过往的一系列作品呈现出一种矛盾的情结,一方面试图摆脱既定的艺术系统对作品的定义和限制,一方面又不断地就“艺术是什么”这一内在的问题提问和反思。他的创作往往在再现、主观叙述和旁观立场三个不同角度之间游离,令“那些环绕着一个艺术品的多种多样的声音”一一浮现。在时代美术馆一个月的驻场期间,他将在东展厅中搭建一个渐变式的小型个展,陈列他过往的部分作品;同时会举办两次由不同类型观众参与的工作坊。工作坊题为“漫舞,在绘画的空间”,通过探索和演绎绘画空间的多重涵义,每一个个体成为作品自主的诠释者;在集体和个体经验的临界点,艺术和艺术史的建构瞬间得以充分展开。
弗拉基米尔•尼科利奇个展:2014年4月19日-5月4日于东展厅
“漫舞,在绘画的空间”工作坊活动日:
4月26日“舞者工作坊”,下午2:30-5:00,于东展厅
5月1日 “亲子工作坊”,下午2:30-5:00,于东展厅
“漫舞,在绘画的空间”工作坊作品展示:2014年5月4日-5月19日,于公共空间
“漫舞,在绘画的空间”工作坊
在尼科利奇2009年的作品《绘画》当中,艺术家选择躲在前卫艺术的那些抽象元素和符号背后。在这些绘画的语境当中,你会选择什么来代表自己呢?或者你也希望躲在某些抽象的色块背后?通过与艺术家的紧密合作,在三维空间中探索绘画的二维平面,你将在绘画中创作出自己的天地。工作的过程和成果将以录像的方式被记录下来,展示于时代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当中。
艺术家简介
弗拉基米尔•尼科利奇1974年出生,目前在贝尔格莱德生活和工作。他的代表性个展包括:
“旁白”(博洛尼亚NT画廊及布尔格莱德当代美术馆沙龙,2009);“自画像”(马赛HO 画廊,2008);“韵律”(布加勒斯特2META画廊,2002)。他的代表性群展包括:第四届雅典双年展(2013);“待客的威力”(纽约国际艺术家工作室与策展中心,2011);波兹南“调解”双年展(2010);“情境”——第五十届贝尔格莱德“十月沙龙”展(2009);“超越理论”(圣地亚哥Sushi 画廊,2008);“新影像,新欧洲”(纽约厨房艺术机构,2006);“崭新过往”(首尔Maronnier当代艺术中心,2004);“在巴尔干峡谷——一份报告”(卡塞尔Fridericianum 美术馆,2003)等。
开放工作室是由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沈瑞筠策划,邀请艺术家进行开放的驻地创作,打破美术馆只呈现完成作品的常规,引入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并让观众与艺术家进行零距离交流。广东时代美术馆一方面鼓励艺术家走出工作室,提供美术馆的环境和资源,对艺术项目进行资助、协助实施和文案记录,为推动具探索性和思考能力的艺术作品的完成提供条件。另一方面,结合馆内外的社区和场所,以展览、讲座、讨论会、放映、工作坊等形式,令观众接触到艺术家的思考和作品制作过程。 开放的工作室力图营造一个从艺术家-艺术品-美术馆-观众-艺术家的循环生态。
“礼物交换”艺术家驻地计划由玛娅•思瑞克(Maja Ćirić) 及比利安娜•思瑞克 (Biljana Ćirić)共同策划,灵感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库拉交换制度。本项目意在连结看似独立的各地文化生产,促进文化交流,彰显边缘地区展览的重要性,并从中酝酿未来的合作,以此探讨“礼物”这一概念。参加“礼物交换”项目的策展人将向主办机构提名数位本国艺术家,由主办机构的策展人决定每一期的驻馆艺术家。“礼物交换”项目不仅对艺术家来说是一次珍贵的机会,也为接纳艺术家驻留的城市、机构献上了一份厚礼,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礼物交换”也是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在广东时代美术馆2013年的展览“进一步,退两步——我们与机构/我们作为机构”中发起的项目,根据参展艺术家帕恰亚•菲因逢(Pratchaya Phinthong )“付出多于收获”(2010-2013)项目的指示,思瑞克要为他在拉普兰采摘的500公斤浆果想出替代物。思瑞克提出的方案是从2014启动“礼物交换”驻地计划,直到艺术家的体重总和象征性地达到500公斤为止,通过建立艺术家驻留网络,艺术品得以延伸到展览之外。
“礼物交换”网络相关策展人:
蔡影茜 (Nikita Yingqian Cai)、玛娅•思瑞克(Maja Ćirić)、黄汉冲(Jason Wee)、何塞•罗卡(Jose Roca)、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Ćirić)
“礼物交换”网络相关机构:
贝尔格莱德Dom Omladine文化中心(DOB)及Šumatovačka艺术教育中心AIR驻留项目、哥伦比亚麦德林Casa Tres Patios艺术空间 (C3P)、新加坡“灰色计划”艺术空间、广东时代美术馆(中国)
特别鸣谢:时代地产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