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巡展

日期:
2014年4月20日 - 2014年6月1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4月19日 17:00
空间:
OCAT上海馆(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

展览简介

主办单位: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OCAT上海),格里菲斯大学美术馆,布里斯班MAAP空间

策 展 人:金曼

艺 术 家:白浦 劳伦·布伦凯特 简·迪贝兹 芭芭拉·坎贝尔 王功新 希尔帕·库普塔 朱加 郑然斗 德拉克·克雷克勒 乔凡尼·欧佐拉 祖坚·包华 王蓬 金守子 克雷格·沃尔什 沈铁雄 黑默·佐伯尼格 杨振中

17位国际当代艺术家将带来最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录像作品,在亚太地区三国间进行巡展。展览由中国、澳大利亚及韩国多家知名美术馆画廊的共同合作,并将于2014年4月20日在OCAT上海馆开幕。

“海陆空”是地平线所代表的三要素。地平线最简单的再现形式可以是平面或纸页上的一条线。在本次展览上,一些世界顶尖的当代艺术家以地平线为起点,探索艺术和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中一些共同的最为基本的复杂议题。

本次展览是屡获殊荣的澳大利亚艺术组织亚太多媒体艺术节(MAAP)最新的巡展项目。MAAP的上一次巡展“光源自光”被澳大利亚亚洲艺术大奖评选为最佳视觉艺术项目。

展览主题“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体现了MAAP进行跨文化交流独的独特途径。来自澳洲、亚洲及欧洲的艺术家围绕共同的主题展开讨论。为展览专门创作的新作品将与影响深远的荷兰观念艺术家简·迪贝兹(Jan Dibbets)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的录像作品发生对话。迪贝兹是最早将摄影机作为工具用于当代艺术的先锋艺术家之一。“海陆空”将展出他的作品包括《地平线I》(1971)、《地平线II》(1971)以及《地平线III》(1971)。这一系列作品通过对摄影框的操控,挑战我们在扁平化的抽象屏幕空间里对地平线的感知方式。

展览在不同的国家巡展时都以新方式呈现。在OCAT上海馆,“海陆空”将吸引更多中国艺术家来构思与上海嘈杂的都市环境既相称又相悖的创作。事实上,上海跟世界上的其他城市一样拥有土地、海洋(河流)和天空:在这里,需要更努力去想象才能看到比高楼大厦和变形的地平线更远的地方。通过艺术家的智慧,我们看到了屏幕媒介和录像空间中提出和探索的不同空间问题。展览向观念录像艺术实践的肇始致敬,也是在提醒我们一段可以被回忆并重新定义的重要历史,借此重新整理我们在当代都市社会中的讨论。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