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参展艺术家:王光乐、王颉、仇晓飞、申亮、宋琨、胡晓媛、徐华翎、郝强、马延红、梁远苇、杨静、温凌
「他们观看自己就在像观看众人,他们观看众人也就是在观看自己」
4月,大未来林舍画廊将于台北空间举办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团体「N12」的第六回展览,此次,将是此12人首度聚首于北京之外,势将为台湾当代艺术迎来全然N式的文化意识。
2003年,12位毕业自中央美院的青年学生,以北京为基地,为了各自在不同创作类型上的热情与尝试,为了在已然成形的大环境中探求新机,进而组成12人团体,或以象征形式无限的N为名,举行《N12第一回展》。与中国当代艺术短短历史中屡屡出现的画会、群体、小组都不同的是,N12最大程度地呈现了「个人」。他们没有纲领、宣言,没有统一的艺术主张,没有也不需要核心人物。他们不是活动家,却在一次次的聚会与展览中,根本地实践个人意识的延展。在社会集体意识的退潮中,成为70后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意识转向的艺术象征。
自作品中我们便可查觉,艺术本体的自觉性逐渐被他们摆到了首要的位置,甚至被纯粹地提取出来:仇晓飞、申亮从对影像的描绘中发展出了对绘画物质性与内部结构关系的探索;王光乐、梁远苇、胡晓媛则在各自的母题中发展出了一种近乎偏执地对密度与规则的敏感性;宋琨、杨静、王颉和郝强在画面场景调度中,反复演绎着自己建构的造型意象;温凌与马延红以看似截然相反的方式建立着同样素朴的绘画风格;徐华翎则始终在把传统工笔的绘画语言与观看可能发挥到她所能想象的地步。
12位成员不仅仅各自发展成为独立中坚的标志角色,在不同的类型领域中发光发热。更同时保初衷,以N12成员的身分,以创作者本质的纯粹意识相互沟通着,如同王颉在第一回展中的自述「有我们一起做展览、聚会、交流,彼此保持者应有的距离与独立性愈发重要,他甚至是一种我们合作的基础。」,以至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极为鲜明且重要的一道印记。
(部分文字选录自鲍栋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