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TAKI 作为艺术家简单的社交生活结构中重要一员,特殊的身份却让社会属性愈加模糊。
继个展"李察(Lee Cha)"之后,郑皓中在BANK的第二次个展"塔剋(TAKI)"随即见面。在郑皓中(李察)小说作者般的工作里,'邱晨'与'漫游者'竟是艺术家长期考察的田野。艺术家考察的这两个特殊状态的人,这两个游离于社会结构之外的人,正如考察社会意识的边缘。他们不愿意被社会的价值标准捕获,然而肉身的生活又无法完全脱离人类社会而生存,因此只能时时在悖论中努力与社会的边缘达成微妙的脆弱的平衡。这显然指向一种自由。艺术家借由描绘对象,而画面中显现出另外两个参与角逐的力量,社会,以及作为观察者的艺术家。
TAKI是郑皓中生活中的伴侣,她看似接替了其现实世界的媒介,但实际上,由于TAKI与艺术家生活是重叠的,部分去除了原先艺术家画面中的观察对象,那个努力独立的“人”的存在。就像加缪的《局外人》,近乎一种“零度写作”,他那些看似不相关没有逻辑联系的事件与画面的到来,是一种中性的白色的写作方式。郑皓中画的是一种社会留白,实际上更加缺席了半个人,使艺术家自身投射物的比例相对增加。他常以无法预计的跨度去完成一幅或多幅绘画,仿佛是世道的奔波,或不固定的时间,导致绘画中的人在不停移动。这种更加留白的观察方式,已经默许为郑皓中自身与社会抵达某种平衡的方式。规则之外的平衡将如何展现?这些画面—“缺席的人"正指向社会的负形态与艺术家之外,缺席而留下的真空。恰是这种真空,才能更多的把自身的真实状态裸露出来。/巢佳幸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