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由独立策展人史健、梁霄联合策划的“花与石——王亚彬作品展” 于2018年9月22日在法国比亚里茨市东方艺术博物馆(Asiatica, Musée d’Art Asiatique)开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王亚彬的首次法国个展,将展出王亚彬近期创作的近二十幅以“花”和“石”作为系列主题的作品,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王亚彬,生于1974年,中国当代绘画代表人物,近年来 备受艺术市场关注、最具投资潜力的艺术家。
王亚彬极具才华和文化底蕴,长期收藏、研究、浸染于中国古代美术,沉淀了深厚艺术修养。同时他又极具国际化思维,其作品在当代语境中发展了中国绘画的文人气质。其绘画是一个综合体,来自他的大浪漫情怀,对古今美术的感悟,还有丰富的情感和洞察力。
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创作转型时期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就画家的绘画语言而言,他有意放弃了早期对于精致轻盈的追求,而试图把握更为深厚的情感状态。他不再将“花石”简单理解为描绘对象,而是逐渐淡去主观意图,让“花石”自身的特色则逐渐突出。观众在观看花石图系列时,并不觉得自己在赏玩花草,有隐逸山林的情志;相反,会被画作磅礴的气势和暗涌的深厚情感打动,或焦虑难耐,或欢心异常,花石并不仅仅是画家心绪的投射,更是世界本身的某种反应。像是第一次看花看石,以静观的方式直面花草和土石。
但“花”与“石”并不相同,花为动,石为静,一阳一阴,一个代表自然中的活物,另一个代表大自然沉默无语的“死物”。从此意义而言,“花石图”也可以理解成“花生石”,石是花所处的世界本身,不同于花开花落,石代表着自然界几无变化的事物。而花生于石,生于土壤,生于不可言说的世界之上,亦如所有生命,都是在所有不可能之上的一线生机。
将“石”作为系里主题之一,其实强调的是土石的特性,一方面一些画作中我们看到花草背景中大片的色块和图形,整个画面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富饶的气息。画家似乎并不满足花草作为对象或一种展现主体心性的意象,而泥土石块作为其背景;相反花石是一体的,正如生命和其所生长的环境不分彼此,相互依存。“花”和“石”混为一体,彼此交融,并非两个独立的物象,而是一组动态的关系。
因为油画的特殊性,“花石”有了更精确的质感和更丰富的审美特质,有些画作层次更为多元,画家意图使画作整体呈现特殊石料上天然呈现花草,以进一步抛却“形象”,直通“自然”之旨。而这种尝试也打通了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的某条秘径,值得继续探究。
画家不仅关注“花石”作为传统美学符号的独特性,更利用新的技法和空间表现阐释“花石”关系及其存在状态,这就超出了传统花鸟画的常见表达,而将画作推向更为深邃的艺术审美空间。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