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蒋志个展《这个我能变好吗?》展出艺术家于 2019 年和 2020 年期间创作的人像绘画。这两年间所发生的社会动荡和全球疫症,促使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受到威胁,卫生、经济和信任体系面临严重冲击。在此期间,艺术家从绘画静物和自然,转移至对人类及其内在状态的体现,成为了重要的转折点。这组绘画作品包括数个系列如《年轻人》、《胡子先生》、《人体》和《七个盲人》。这些肖像隐藏于孤独中,渴望与人联系。模糊的面目、赤裸的皮肤,表露出在危机的当下对现状的不满和忧郁的沉思。然而,展览标题指向了有如心灵鸡汤或自我发展书籍的味道,表现了艺术家基于个人信念和人类现实的希望和乐观。
骸骨和头骨是绘画中的关键主题。蒋以西方艺术 Memento mori(拉丁语片语,意思为“勿忘你终有一死”)的传统为基础,让这些内脏器官传达生命的内在状态,将内在性转化为外部。过去一年发生的各种事件和经历的暴风雨淹没并掏空了人们的思想,糢糊了面孔、融解了大脑,只剩下头骨。
蒋对人类身体的探索体现于《人体》系列中。在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肉体里,油彩变成了血液,笔触显示出混沌背景下的静脉和肌理组织。系列以《人体 之六》作结,仿如西奥多.杰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的构图中,苍白而情色依然的肉体了无生气地躺于抽象的背景。当下的生与死纠缠并消失于彼此之中。
在2019年创作的《年轻人》系列反映了艺术家对那些活着并面临着未来的人们的关切。他透过呈现那些可塑及无法定义、不断变异及永不休止的主体,唤起年轻的状态。七彩的色块融入于画布中,混浊模糊的线条溢发着液态的流动、滴落和滑动。这些年轻的人体展示了众多矛盾的混合形式,天使和恶魔、成熟和幼稚、冲动而多思、敏感而愤世、美丽又邪恶、似人似兽。
《七个盲人》系列包括七幅画作,构成一部视觉寓言体,消除了视觉的中心性,并从而挑战了光学视觉和感觉想像之间的差异。蒋认为只有拥抱“无形”,并将“形”从其表达形式中解放,艺术家才能成为一个能有偶遇、多态关系和感官对抗的人。盲人怎么画画?这是没有局限的、无拘无束的纯粹创造。
关于艺术家
蒋志(1971年,生于中国湖南省沅江)的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录像及装置;小说和诗作亦是他开始艺术创作以来的重要媒介。他长期深入地关注各类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议题,自觉地处在诗学与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交汇处上,并着力于如何使那些我们熟悉的日常社会和个人经验转换进作品文本中。
蒋志为中国当代最多样性的艺术家之一,曾于深圳OCAT美术馆(2016)和广东时代美术馆(2012)举办个人回顾展。他曾参与多个国际机构展览和年展,包括美国古根汉美术馆的“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2017)、香港M+的“广东快车:珠江三角洲的艺术”(2017)、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12)、第四届广州三年展(2012)、美国国际摄影中心和亚洲协会的“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摄影及录像”(2004)、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紧急地带”(2003)和第四届光州双年展的“暂停”(2002)。蒋志曾获颁的奖项包括200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10年的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学术大奖以及2012年的瑞信‧今日艺术奖。蒋志现于北京居住和工作。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