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张木 “转湖”

日期:
2017年9月2日 - 2017年10月2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7年9月2日 16:00
空间:
陌上画廊
艺术家:
张木
策展人:
王将

展览简介

策展人:王将

出品人:高小伟

开幕时间:2017年9月2日(周六)16:00

展览时间:2017年9月2日——2017年10月2日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 七星西街 陌上画廊

陌上画廊荣幸的宣布,我们将于2017年9月2日举办艺术家张木个展《转湖》。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将自己的工作室置于“沚湖”,这一假设的环境之中,并以此做为情愫的寄托,来展开四个重要的系列:《沚湖》、《雨》、《樵荫七子》、《湖边工作室》。本次展览的展题 “转湖”,即是一种在设想中的行动,从这些虚构的沚湖风景出发,凸显艺术家作为主体的视角与思考。本次展览由策展人王将策划,展期将持续至10月2日。

前言

文|王将

沚湖烟雨四时生,樵荫晨暮七处寻。—— 一场游转沚湖探尽樵荫的奇梦,在张木的笔下化生为有迹可循的图画。

艺术家张木常以预先虚构的某一“地理概念”作为系列绘画展开的线索,这些地理概念依从于一张自定义的心理地图。历时数年,这张地图仍在不断地进行版块扩建,在其新近的绘画中,张木虚构了“沚湖”这一地点(作为更大的虚拟地理系统“开沚”的一部分),他将自己的工作室也置于这一假设的环境之中,并以此做为情愫的寄托,来展开四个重要的系列:《沚湖》、《雨》、《樵荫七子》、《湖边工作室》。本次展览的展题 “转湖”,即是一种在设想中的行动,从这些虚构的沚湖风景出发,凸显艺术家作为主体的视角与思考。

一种预设的观念(心理地图)成为了张木绘画创作的原动力,而对于形式语言的探索也在持续推进。观念在绘画中的植入也没有停步,它在语言形式的内部继续生长。《沚湖》系列四件作品,时间关系上对应了晨、夕、午后与夜。构图近乎一致,物像的形态被处理得极为简约,平行的线条分割出不同质地与色彩的模块。静谧的画面氛围促使观者对主题的注意力转移到绘画的形式语言本身。以此,关乎绘画性的元素得以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内容。 而另一个关于沚湖的系列《雨》,则是建立在“图像的形式化语言”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主题的形态变得更为抽象纯粹,另一方面将丰富的艺术风格史信息掩藏在瓢泼大雨之中。在湖面与雨水的的细节表现中,常有对塞·汤伯利、格哈德·里希特以及宋人马远的标志性语言符号挪用。让观者在体会形式的多样变化之时,发现这些饶有趣味的艺术史细节。

《沚湖》与《雨》都具备现代绘画平面性的特征,但却刻意忽略经典现代主义所追求调式统一性。原本应该与客观世界紧密对应的“第二自然”呈现出诡异的逻辑,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开始夹杂穿插。可以看出张木找到一种独特的方法论来进行绘画语言的构建,他把艺术史中的每种风格都视为一个编码,而他的工作则是将一些提取的编码拼合成一种复合性的绘画形式。在这种“复合性形式”的创作推进中,张木可以自由支配各种已有形式的组合、增加、剔除与更换。他将艺术史当成他的材料库,构建出他心中的艺术史风景。

对观者而言,这样的风景不但提供了一种对于艺术风格史的远眺。而且在提供一种对于事物真相的认知,在《樵荫七子》的那片山景中(沚湖的对岸风景),张木分别使用了7种绘画中的语言形式:古典、印象派、塞尚、立体派、抽象、表现、波普。他们分别代表了西方绘画历史中对于对象的认知和对自我与对象的关系的态度。这些形式的林立,已然成为了相对主义的山岭,提示着我们真相绝对性的缺席。而艺术家把这种“复合性形式”视为个人态度的表达,并对物像进行无侧重任何形式的处理,呈现出一种悬搁物像定义的姿态,是一种怀疑论思维的弥生。这样的视觉表现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诉求,对多元化认知方式的尊重。基于不同的个体、时空与文化差异,公众对同一事物的信息反馈千差万别,如果将这些信息聚合集成,便可组成一个极为丰富多维的信息模型,它即超越一切常识。由外而及内,张木的作品是对艺术中的“自我” 概念的奇袭。在艺术风格论的陈腐观念中,往往将个人形式的锤炼等同于自我意识的探寻。而实际上,在信息的不断迭代,审美与认知都极度无常的今天,自我已然成为一个变量,一种狭义的统一性理论并不符合人性的情理。从张木的艺术实践中能够看到,他不但以观念在先的方式解决了绘画内容的问题,同时他的绘画方法论将无常的自我与绘画形式的个性进行调和,创建出一个相对自主的人性空间。

转湖一周,回到《湖边工作室》,该系列的四件作品试图用纯粹平面的形式来表现一个立体景观,建筑的四个立面与四层剖面的结构。它以系列化的平面结构组合去呈现立体物的概念,并在冰冷的设计理性中掺入了人性温情,是艺术家对理想工作空间的假设与期冀。而它们分别以周遭的四季景色作为背景,一座绝然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与日夜晴雨春夏秋冬的艺术史风景交相呼应,隐现出艺术家的超然情怀。

关于艺术家

张木,1982年生于绵阳,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他近年来着重于对绘画的观念性讨论,重构语言化的图像,试图建立绘画结构的新的工作方法。近期参加的展览有《‘自逻辑’ 张木个展》 (共同艺术中心 2016年)· 《临界之思》 (陌上画廊 2016年)。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