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近代以来,广东美术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扮演着桥头堡的角色,不仅在传统中国绘画转型中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岭南方案”,在西画入传中国领域同样是开路先锋。广东人李铁夫正是早期中国人研习西画的关键性人物。
李铁夫先生晚清时期赴海外,辗转于西方多国研习西画。就目前所知,李铁夫不仅是中国赴海外学习油画的第一人,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铁夫先生是最早掌握纯正的油画技术的第一个中国人。正如他本人曾言,生平有两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艺术。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鼎力襄助革命事业的不平凡人生经历,同样为他的艺术赋予了革故鼎新的开创性色彩。而李铁夫的困境在于,虽然在海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却迟至1930年代初才返回国内,且因其独鹤离群的性情,在国内艺术圈的影响有限,未能如其艺术所取得的高度一样为公众所普遍接受,留下了诸多悬而不决的历史谜团。
时至今日,他的艺术成就虽然已为学界所认同,但凡谈及中国早期油画或水彩的著述,李铁夫都是例必陈述的人物,但遗憾的是,这种陈述多是笼统概括的。无疑,还原本有的面貌,势必需要拭去掩盖历史的尘埃,重新加以认真的研究与检讨。
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当今典藏李铁夫艺术作品最为丰富的机构,也是李铁夫富有传奇的生命旅途中最后供职的机构(华南文艺学院为广州美术学院前身之一),对保存、研究、推广、传承李铁夫艺术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历代广美人都抱有时不待我的使命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李铁夫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了筚路蓝缕的开拓性工作。从老院长胡一川先生身体力行临摹李铁夫作品,到美术史家迟轲先生倾力编辑李铁夫画集,再到今日青年一代的画家、理论家和修复师投入到李铁夫文献史料的梳理和藏品的修复,由院内外学术力量合力所促成的李铁夫研究这项极富意义的持续性工作逐渐丰厚起来。
学术乃天下公器。今天,我们对院藏李铁夫作品作了全面的整理,出版典藏图录与文献集,并得到北京画院、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的竭力帮助,首次以整体的面貌在首都北京举办专题展览,让艺术界与公众更全面地、近距离地鉴赏李铁夫先生的作品。感谢众多机构和同仁的鼎力支持,但愿我们微薄的工作与付出,能够唤起学术界对李铁夫的关注,有效推动中国早期油画史的研究,乃至推动近现代中西美术交流史的研究。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李劲堃
戊戌仲夏写于广州美院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