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画史氏曰——王秉复个展
艺术家 : 王秉复
策展人 :周翊
开幕 : 2014.1.18 16:00 PM
展览日期 : 2014.1.18—2014.2.18
地点 : 空间站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T : +86 10 59789671
W : www.space-station-art.com
E : spacestationart@163.com
画史氏曰——王秉复个展
文:周翊
我相信个人实践,而不是向传统学习,所以和王秉复先生几乎没法聊关于艺术的话题。但我爱看他画画,服气。我是心服嘴不服。传统的圈子要他没用,他不走那个形式,摆那个架势。他的画摆在传统水墨展览中看着也不对劲儿,最触动人的那些地方都被消解掉了。摆在当代艺术的语境和环境里看是对路的,这些画一针见血,映射一个人对周边正在变化的社会景观的态度。好在他不挑眼,任人摆布。其实他是什么都不畏惧。王先生说,现在是好时候,想画什么画什么。
如此对我来说他的传统形式再重要也不重要了。这些画关于怎么活的方式。
王先生的画与现实保持有距离。付晓东在先生画室敏锐地意识到读史随笔和他的写生速写都是旅行。读史是时间的旅行。用临摹学来古人的手法去画古代的故事,画中出现的古代房屋、装束、器物的样式和年代出自常年对各地博物馆收藏陶俑和文物的写生与研究。精神的旅行需要一辈子的积累和充分准备,要带几车“行李”,如同搬家。而那些写生的速写是身体的旅行,什么也不带,全部放空,见什么就容纳什么。
王先生画得飞快,手和脑同步。看他一边讲一边画,随着思路的展开,与话音儿同时,形象就一笔接一笔地生成了 ——是有声动画,说有什么当时就有了。他无时无刻,走到哪里都在画。先生画画的时候保持着他不挑眼,少毛病的一贯性格,题材信手拈来,旧的新的,入不入画的反正都画(化)了。这些国外画的写生里身同感受的气息如同新鲜空气扑面而来。先生的画不是描写,他的画是他的声音,赖以生存的伙伴,他是用笔下的形象来说话的。画画是他的思想,有了画,他可以独立于世间,与诱惑、恐惧、失落、迫害坦然相处,即使失去自由也保持着乐观和主动,思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同样在有了商业艺术圈之后他也是独立于各种话题和体系之外,以动笔不动口的方式参与着,旁观着。在现今的消费社会,他在画画之外对钱有些兴趣,但不贪心。他说他的画价应该是齐白石的百分之一,范增的一百倍,但是这个价没有。所以过得去生活就行了。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