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我们每个人都饱受审判的煎熬,在这样价值观撕裂的世代之中。
尼采说:“重估一切价值。”非理性非道德留下了巨大的价值真空,从此以后,已经不再有不受质疑的基础了,全部的价值观,一旦被产生,就会宿命般的被反转,被颠倒。他所针对的是审判的最终条件:“对神负有债务的意识。”德勒兹认为:“人类只有在背负上某种无限的债务时,才会呼唤审判,才会变得可受审判,才会去审判别人。”如果债务是无限的,那负债人必须一直活下去。存在者始终对上帝负有债务。无限债务的教义确立了不朽灵魂和审判之间的关系,到处都是同审判教义形成对立的残酷系统。
在韩建宇的作品中,圆形监狱一直隐藏在作品画面的图像底层,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观测着的权力监狱。如同梦境一般,加高的迷宫一样的围墙,封闭的无回路的游记,记忆中刑场的终点,再也没有命运,因为我们自己的审判是我们唯一的命运。自我切割,自我惩罚成为了新审判的悲剧性的特征。那个监狱顶端的全能的监视之眼,已经深深的根植在每个人的内心,我们自己审判自己,自己把自己压上绞架,我们用全部的自我满足着他者的凝视,使自己成为那个放债之人,也是背负着无期的债务之人。审判再也没有形式,因为判决具有了无限的形式。
在天师道中,债务被书写在一本独立的书籍中,每个人无法察觉自己的户籍,只有死后才能在判官处得到最后的审判,决定着不朽的灵魂在肉身死亡之后的处境。任何宗教都会有一个来自末日审判的期许,为现世中无权之人,潜藏于规则行恶之人,无法获得补偿之事,建立一个空想的法庭。而韩建宇的画中,这个审判没有被推迟,而是恰恰就在眼前,在时间和空间中,负债、忏悔、自责、偿还、再次选择,都成为画面中人物所沉浸的思想状态,在残酷系统的折磨之下,想要用决裂的形式来对抗无限。力量和权力已经生成强度,斗争在征服和被征服之间展开,所有的动作都是一种防守,或者是一种进攻。每一种力量都有它的反作用,每一种力量都在推进和增强对方。斗争是在互相设置绝境,无尽的折磨和对立的残酷,使获得挤压的生命力释放到最强。这已经超越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成为了一场权力意志的角逐。这是爱和恨的问题,而不是审判的问题。正如斯宾诺莎所说:“我的灵魂和我的身体合二为一,我的灵魂所爱的我也爱,我的灵魂所恨的我也恨,无尽的灵魂之中,一切微妙的好感,从最苦涩的恨至最狂热的爱。”
夜梦中,奇异的光,一道闪电,使我从睡梦中醒来。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