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Scent | 香
作者:沈揆一
徐华翎无疑是表现当代都市青春最成功的画家之一。初看到她的作品, 即被她画面中那些冰清玉洁的都市少女形象所吸引。她笔下的那些朴实无华而又不乏时尚的少女形象透澈着时代的青春气息。
徐华翎早年接受了扎实的学院传统工笔画和人体写生的技法训练,具有出色的绘画语言表达的功底。这在她对人物形象描绘刻画的每一细节中都可以感受到。她的绘画似乎与传统的工笔画或日本画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例如色彩的晕染,但实际上早已超越了这些传统的绘画规范和风格技法,而且不拘泥于特定的绘画材料。最主要的还是观念的不同。情节再现不是她的目的,她着意的是如何自如地运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展露自己的观感世界,表达对个人情感意识以及生命与生活的关注。所以徐华翎的绘画无论在观念形态还是图式语境上都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当代性。
徐华翎画中的青春女性形象显然是当代的。她们矜持、婉约,但同时并不羞于展示她们的青春自我。当代都市青年女性的自爱自恋的一面那么坦然澄澈地展现在她的笔下。但她似乎有意地避免被误读对具体对象的真实写照,构图大都选取局部的人体,并将她们置于抽象的背景空间,拉开与现实的距离。这次展出的《香》系列中的三幅作品充分地显示了那种女性特有的对于微妙细节的细腻观察和展示方法。耳根、发根、颈部,这些女性私密且性感的局部,在画中给予着重的刻画。最新的这幅《香2019 No. 1》则以俯视的构图描绘了两位并排仰卧的少女。飘逸秀丽的长发,青春女性永远的骄傲,在画面中占据了中心的位置。
她曾说,“有两个因素在我的创作中是很重要的,这两个因素就是繁乱的线条和淡淡的色彩。”在画面色彩的运用上,徐华翎尽量简化,以加强画面整体的单纯化,营造出她绘画特有的典雅氛围。虽然从她《香》的系列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徐华翎在人体的造型上着意规避传统工笔画中对勾线的强调,去掉边缘线而以光影为手段,同时为了避免落入油画素描造型的效果,有意地将光影的对比加以弱化,以创造一种虚幻和朦胧的感觉。但似乎学院长期工笔画的的训练使她对线条难以忘怀。这里少女的长发恰好给了她最佳的施展空间。缕缕青丝的精细描绘充分地展示了她对线条表现的娴熟运用。为了增强画面疏密虚实之间的对比,徐华翎的作品中还常常有着对纱巾纹理或衣著上蕾丝花纹的精微描绘。构成这些轻纱薄履和花纹图案的“繁乱的线条”同画面其他部分的简约抽象构成独特的画面美感。
徐华翎的近作《窗外》、《不如归去》和《踏雪寻梅》采用了双层图像叠加的方法。引入的摄影图像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增添了画面的梦幻色彩,并引伸了作品意义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徐华翎的这些作品也采用了局部人体的特写构图,截取身躯的中间部位,或背对观者。她大胆地舍弃了通常最直接表达情感的面部五官、甚至眼睛的描绘,而以体态和手势来展现人物的微妙心理,传达清纯少女的青春气息。这几幅作品中少女的形象被置入了梦境般的自然景色的重影中。无论是《踏雪寻梅》中浸隐于白雪皑皑的河边树丛的少女身躯,《不如归去》中漫步于层层花草的女孩,或是《窗外》中伫立冥思的她,这一幅幅迷蒙飘渺的超现实梦幻景像似乎传达出少女们面对未知的未来世界时的憧憬、踟躇和迷茫。
徐华翎在这些画中出色地展现了她对当代都市少女情感心理的独特领悟和解读,精准地捕捉住当代都市文化中富有特色的一隅。画面中散发出的那种幽幽的青春气息不可触摸、难以形容,但又是那么淡雅清新、令人醉迷。或许这就是徐华翎心中的女人香。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