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流动的房间”——叶文个展谨定于2013年12月7日下午3点整在深圳蛇口半岛城邦一期的在-空间画廊举行开幕仪式,展期将延续至2014年1月7日,时长一个月。本次展出的所有作品是艺术家对自己近5年来的创作进行的一次整体梳理。作品分十个系列47组,总数达72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艺术家根据空间现场的特点进行再次创作而形成,这无疑需要艺术家对现场强大的把控能力。
作为一个主要以材料研究进行创作的艺术实践者,他的作品涉及了纸本,油画,装置,综合材料等。现阶段则主要以布(纸,木板)上铅笔,圆珠笔等为主。同时他以每年惊人的创作数量为基础,并对创作材料近乎苛刻的精良考究,在摒弃与选择当中,不断累积和提升了他的作品的质量。尤其综合材料系列,是他在对不同物料的持续敏感和繁复工序的极度隐忍的探究过程达成的对时间恒久的赞礼。不同系列的作品均表达了艺术家个人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
从早期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主观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和内心感受进行创作的厚重凝滞,肌理夸张,到后期画面逐渐平滑,色彩简练概括的油画系列,再到近期创作的仅存黑白,从隐约残留的写生影像到最终高度抽象,直抵虚空的纸上作品,如同他对其它材料的物性的探索与实践如出一辙。颜料,油剂与它们参合堆砌的物理;水,铁,书籍,纸本与它们在时间中共存的斑驳锈迹;铅笔,铅粉,纸,板与它们之间交织刮擦的欢舞,摩挲的轻语。网络庞杂,细节四处蔓延,终坠沉寂。沉寂是万物的归处,在沉寂中我们唯一能感受的是时间在流动的空间悄然逝去,而艺术家手持利刃,挥舞着伸向虚空,斩落时间片刻的碎羽。此时永恒与瞬间在作品中同时呈现,时光凝滞,物我两忘。
作品以艺术家个人的方式参与我们周遭的世界,并以他独有的生命体验来形成的创作语言和表现形式来呈现,创作本身是在对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探求中,赋予抽象的时空观念以叙述形式。表达了个体在世界现实的普遍遭遇中所面临的困境,而这也与小说《流动的房间》在思想上达成了观点的一致。
“流动的房间”展览名亦出自于有着“中国文学最迷人的异类”美誉的作家薛忆沩写的短篇小说《流动的房间》。为此,我们邀请到薛忆沩出席为本次展览而准备的讲座——“在流动的房间”,构建各自叙事的迷宫。籍此机会分享薛忆沩老师与艺术家叶文就各自的作品进行交流,讨论互为观(读)者的心得,从而帮助我们对此次的展览《流动的房间》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