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把理性自负所推动的科技神话进一步推向准宗教的地位。在这种催人笃信的假设性话语中,生命被归结为数据和算法,自由意志是人不切实际的乡愿,在正在急速临到的未来里,既有的确定理念分崩离析、普适价值观成昨日黄花、坚固的信心荡然无存、粘稠的共同体瞬间瓦解、人的选择交给已有和将有的机器和算法……凡此种种,把唯物的历史决定论在当代语境中迭代升级,映照着柔软生命和铁硬秩序间的张力。
确实,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所撑开的新视界,让当代人意识到:未来已至,远超出多数人的迟缓认知和想象。在这种氛围中,越来越多的观念被迫急速刷新着:关于生命意义的已有叙事被加速分解,平等、自由等概念被越来越猛烈地冲击着,社群正在愈加微型和脆弱,“自我”不知不觉中加速流失……在视觉艺术领域,新的美学潮流,用数据和算法来生成匪夷所思的几何美感、数理景观,以致很多人用手工方式来模仿、接近这些潮流,以免被视为过时。
但是,更加开放的思量时又可以意识到,寄居宇宙微尘之上的人类,能力的半径其实是相当狭小的;理性推至极致时,会浮现出它的天涯海角……而且,突如其来的反常现实能让人造系统瞬间崩溃,经常是在人的自大达到巅峰状态时。例如,正在全球蔓延和变异的COVID-19,就又一次把很多理性神话打回原形。
理性、逻辑、数据、算法、程序、时尚、潮流……都是人在追求确定性时生产的“秩序”,生产者们希望芜杂混沌的世界可以被清晰测算、精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某种程度上,他们也确实在不断接近这一目的。但世界本身的无限复杂,又让秩序的控制欲屡屡搁浅。无限的复杂,体现为难以测度的“变量”,它们不断的被秩序屏蔽删除,但又可能在不期而至时显现出无法被删除的潜能。在秩序和个人的关系中,变量明显的体现为个人扼制不住的生命冲动,以及不可思议的命运之手。
在当下这个数据和算法主导的科技神话和时尚宗教语境中,基本情感、本能、信心、勇气、灵性、叛逆、狂野、乡愿……作为异质的变量,都被秩序屏蔽在外,或贬斥为不合时宜。但它们才是生命的质感所在,和人的原始本能、自由天性相联结,和浩瀚的无限、未知相呼应,驱动着一个个意外和奇迹,维持人性的温度。
这些变量,和艺术有天然的默契。美学的刷新在艺术中是重要的,但美学中携带着的变量,以及变量的活跃程度,才是艺术的深层魅力所在。身处秩序无孔不入的当下,尊重和触摸变量,培养它们的活力,用信心来坚守自我、用乡愿来应付浮华、用勇气来揭开表皮、用狂野来释放天性、用叛逆来反向消解、用基本情感来透视时尚、用灵性来超越逻辑……这是艺术“有料”的一面,和美学的“有趣”透叠在一起时,散发尊严和美感。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