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前言:
目及之处
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并非是线性编年史,而更该是由艺术家的个体文化精神与艺术风格、凝聚而成的光点性的历史。此次展览所邀请的艺术家们,以其特有经验与感知构筑而成不同维度,将引导我们一同触及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情感、艺术与借鉴、艺术与公共关系等的过往痕迹与当代思索。
方力钧于上世纪90年代,便以其对中国艺术态度的独特的陈述方式,博得艺术史论界的认同,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场域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挪用、移植、篡改,当代艺术中的高频词汇,其内涵与外延在方少华的图像中被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视觉解读,而并非仅停留于概念之上,他的笔触借之展露着当代中国向世界顶端奔突时的冲动与愉悦,也更透露出在此过程中的无数感念与隐隐痛楚。
“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公共经验”,毛焰的艺术实践是对这一当代艺术基本原则的最有效的诠释,他凭借着其特殊的情感揣摩方式,用极其个人化的手法挑动了大量观者的交感共振;魏光庆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探索着一条颇具冒险性、实验性的创作路径,而如今,他难得地并未固守其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当话语权的绘画语言体系,而是对其进行再度地颠覆性的自我怀疑与修改,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实在不容轻视。
重构与解构,顺应与逆时,对经典的反讽与质疑,和时尚擦身而过的回望——被拼接的多维世界凸显了薛松的独特图像意识,以及他对历史定论与时代景观的反思企图。他将以被火燃烧过的材料作为基本手段,为我们勾画出深具差异的文化观。
目及之处,受邀的五位艺术家早已在中国艺术史上显现出其不同维度的定位,而我们却更愿能纵深探寻他们于当下创作中所显现的更多的可能性。本次展览能获得他们的积极回应与参与,是我们温故中国的视觉历史与观察今日艺术现状的一次难得的契机,也是个人所处的地域与国家、人类、世界这一文化共同体的艺术感知的一次颇具意义的探索。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