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约书亚·纳塔森(Joshua Nathanson)在上海举行的第二次个展题为“生于野火”,呈现其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所创作的最新油画与纸本作品,以及特别为BROWNIE Project设计安装的机械装置。艺术家在其中运用了质朴童稚而几近疯癫的表现方式来传达一种在任何时候都对世界感到新奇的狂喜体验。这些作品浸染着显露无遗的纯真印记,展示出艺术家复杂精妙的绘画技巧与真实自然的情绪线索,以及二者的完美融合。
纳塔森尝试从所谓生理成熟的安全与舒适表象中摆脱,从而回归到内在真实的身份认同,他将创作主动权交予他灵感、思维与欲望迸发的时刻——脆弱感、亲密与爱恋、回忆与反省、焦虑与渴望、恐惧与惊奇等等。艺术家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皆诞生于当前全球社会未曾面临的不确定性,包括由公共危机与个人生命转型所引发的如野火般迅速蔓延的巨变。以此同时,在疫情期间完成的绘画也反映了纳塔森在形象制造方面的执着与坚定。他预见了将想象与现实缔结的必要,籍此抵消平庸的日常生活予以一个普通成年人的失落感。通过更具象征意义的笔触表达而非继续采用电脑进行数码实验,他发展出一种大胆刺激的风格,直接向画布施以手势的抽象辅助并在一定程度上诉诸了原始主义美学。因此,画布当中一些引人入胜的形象范式成为了媒介本身多元性与错综度的朴素化身。
...
与这次展出的油画与纸本作品相伴的幽默元素是在穿梭于画廊空间中的环形轨道以及在上面自由行驶着的玩具火车。纳塔森试图在绘画创作中进行身份操演与个人叙事的同时强调其本质的循环意识。相较2018年他在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首次上海个展,当时他更多地是凭借后网络观念在iPad上将碎片化的城市景观再次编排,明快而鲜亮的色彩完全适用于他在绘画创作中所遵循的美学路径,现在的他则在此经验基础上达成转向,倾向于以更直觉的方式去碰触灵魂与自我之间的未知地带。
文:袁佳维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