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 没顶公司、秦思源、TOF (金锋、丁力)、杨振中
艺术家: GUEST、何岸、刘韡、没顶公司、秦思源、TOF(金锋、丁力)、吴山专&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杨福东、杨振中、张鼎、赵仁辉、周啸虎、朱昱
自从一个多世纪前,摄影迫使西方绘画脱离原来的写实性再现传统以来,该媒介就作为一种复制形式,成为社会表现其生活以及周遭环境的主要手段。如今,平面和网络媒体上永无休止的图像风暴已经如此深刻地融入我们物质和精神世界,以致于它们几乎不再被当作照片看待。在这种图像饱和的情况下,视觉艺术摄影师的目标就变成创造能站得住、留得下的图像。每天媒体上大量惊心动魄的图像往往过目即忘,而杰夫•沃尔或沃尔夫冈•提尔曼斯等艺术家看似平淡的照片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西方艺术家来说,他们面前有两千多年积攒下来的各类观念和技法可供选择,而中国当代艺术家没有这种余裕。和西方艺术不同,中国传统艺术并不以写实性再现为基础,因此今天的中国艺术家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也找不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巨大视觉观念宝库。从这个方面来看,“弱”图像在中国艺术家这里远不如在西方摄影艺术家手里那么好用。相反,中国艺术家必须在摄影、观念艺术和媒体的世界之间找到形式上或富有颠覆性的通路。
达达借助观念炸开摄影和媒体的物质性,然后利用其残骸创造出被称为“拼贴”的混合体。拼贴在西方早已是得到承认的艺术形式,但中国艺术家很少在这个领域进行尝试,哪怕该形式似乎很好地对应了中国当代城市生活的混乱状态。为了更积极地探索未知的可能性,一群并非以摄影为主要创作手段的中国艺术家提出一个新方案,希望借此为摄影打开一片更广阔的视野:不是邀请摄影艺术家来重新想象中国当代摄影,而是召集在其他媒介里工作、但借助某种编辑性视觉逻辑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把他们的想法转移到摄影平面上。最终成果就是展览《编辑》——四位中国艺术家(小组)组成的策展团队邀请14位著名艺术家及艺术小组(其主要工作媒介包括装置、电影、录像、绘画以及摄影)共同探索并挖掘有关摄影图像的新可能性。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周婉京
此文出自研究者、艺评人周婉京的《2018北京独立艺术空间调查...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