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红砖美术馆将于8月25日至10月14日推出日本艺术家加藤泉中国首个大型个展——“加藤泉”,展示艺术家过去十年中创作的50余件作品,包括为此次展览全新定制的织物系列《无题》(2018)及其在红砖美术馆园林区中的驻地创作。同期展出的文献展将邀请观众在丰富的艺术体验后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及艺术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此次展览由闫士杰策展,作为艺术家生涯中首次阶段性梳理和总结,标志着艺术家创作又一个崭新的起点。
加藤泉的作品特征鲜明——其轮廓普适,时而雌雄同体、四肢纤长且姿态诡谲,融合着植物属性,仿佛源自异端的灵性世界,又具有生长于土地的原始力量。这些普世而鲜活的视觉形象独立于东西方二元论的视觉艺术史分界,呈现出源自本土文化、带有宗教属性的自然观,在艺术家虚构的世界里,这些生物既亲切又陌生,以各种形式静穆地伫立于观众的面前。
艺术家将“生命之树”的概念与日本的思想体系和西方的生物进化理论相融合,表现了生灵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展览将展出目前为止艺术家尺寸最大的作品《无题》(2014),作品以樟木雕刻而成,樟木质地较软,略带芳香,经常被用来雕刻佛像。这件作品由数个巨大的人形雕像组成,站姿颇具挑衅性,向上伸展的胳膊长出了“人脸”,粗旷的轮廓与扎实的形态充满原始性。
加藤泉成长于日本西南部沿海的岛根县,是日本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成长环境饱含浓郁的精灵崇拜传统。作为日本原始宗教的神道教,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本次展览将与岛根县流传的神怪传说对话。在相对于圆厅的二号展厅中,"供奉"在基座上的软塑胶雕塑仿佛神圣不可侵犯,令人联想起岛根县充满原始力量的传统祭神仪式。展厅四周是加藤泉标志性石雕系列作品,此次特别与历史悠久的手工石版画结合,将神道教的信仰带入三维空间,即所有东西,甚至包括石头和纸张在内,都具有灵性。
加藤泉一直致力追求衍变的艺术语言,绘画、拼贴、木雕、软塑胶雕塑、石雕与织物渐次被纳入艺术家的创作范畴,引入物质性与日式美学的对话,也体现了艺术家精湛的手工技艺。艺术家戴着乳胶手套,用手指直接在粗画布上涂抹油彩,在看似平淡的画面上留下了生动的触感。其最新的织物系列《无题》(2018)和红砖美术馆的建筑空间对话,以具有实验性的话语试图处理“手法”和“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体现出艺术家处理空间与设置的自然过程。作品延续了由刺绣和织物构成的多画板绘画,人工的痕迹以及材料形态的变化在作品里一一可见。在外力作用下抖动的织物与稳固的链条、石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观众对作品的实际存在状态的错觉。
红砖美术馆园林区中驻地创作的两件石雕因地取材,拾取自北京郊区当地的石材不经雕琢改造,直接以颜料进行绘制,更加注重物料的天然美感,以激发创作动能,与红砖美术馆独具东方特色的砖砌现代园林空间相呼应,探索包含东方美学的“现成品(Found Object)”概念。
加藤泉,1969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1992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油画系,现在东京和香港生活工作。自2000年代起,加藤泉藉其不断创新的作品在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展览中赢得了广泛关注。2007年,他受邀参加了由罗伯特·斯托尔策展的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加藤泉的作品已在众多国际知名博物馆和机构展陈,包括法国梅斯蓬皮杜中心、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日本东京原美术馆、日本东京都现代美术馆、日本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日本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德国柏林戴姆勒当代艺术收藏、俄罗斯莫斯科现代美术馆、以色列海法美术馆、美国纽约日本协会、香港大馆、北京的红砖美术馆等。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