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吸,呼”姜川个展

日期:
2014年3月29日 - 2014年4月19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3月29日 15:00
空间:
杨.国际艺术中心(北京798)

展览简介

《吸,呼》

——非著名艺术家的自说自话

我是一个在“做决定”这件事情上非常决绝的人,通常情况下也是干脆的。但事实上,这次展览的标题却揣摩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确定下来。不夸张的说,从决定做个展的那天开始,脑袋里就像住进了一个联合国,总会间歇性的迸发出关于展览的各种状态,各种表达和各种符号语言。这所有的犹豫并不是说我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想怎样讲述自我感受;恰恰相反,我总希望把作品中想传达的信息提炼凝结,我的每一件作品承载的都不是我想说的“其中一点”,而大都是“其中很多点”,于是有了推翻重来,再推翻再重来的故事情节,直到《吸,呼》的出现,我终于在自我的上亿次分裂中找到了本真。

吸和呼是两个独立却分割不了的状态,是世间万物最本能的动作,一呼一吸之间,其实万事皆“无”,无中生有,有又返无,循环往复,如此。佛曰: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它带着点生命链动的意思;呼吸是一种汲取,取自自然,取自父母,取自周遭,它让我们与神秘的自然有了一丝微妙而又牢固的联系。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知道的,那在“吸,呼”之间所隐藏着的生命与宇宙的核心秘密,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有着隐约模糊概念的“零”的秘密,是回归,回归本真,站在了无极土的中心,然后循回出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遂生万物的无限状态。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生命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在物欲横流的都市,身处繁华喧嚣,灯红酒绿中,也是很难感知自我的存在了。我们确实常常的遗忘掉呼吸,以及呼吸背后所隐藏的,包括生命、意识和价值的东西,甚至蛛丝马迹也无法觉察明晰。这是现代人的最常态,却也最不该也最不易改。如果真有心去感受这种“吸,呼”的状态,我料想它定是一种自由,是一种本色的回归。

说着说着,必须停下了, 暂至此为止。毕竟我们还是太凡俗,终也无法一悟真相。只管中窥豹罢了。

城市在呼吸,生活在呼吸,环境在呼吸,精神灵魂也一刻不停歇的呼吸着,在吐纳之间,自豁然开朗。

创作是我吸,呼的方式,是我与XXX的对话语言,它给我带来抱腹的满足。很幸运自己找到了它,笃定的恋上它并且克己坚守。如非此,可能我一生也终将饥饿着,饥饿着从活着到死去并且不再活过来。

最后,感谢我的第一次个展,以及为它付出努力的幕后的你们。

姜川 出生于1984

学历

2011 罗德岛艺术学院 (RISD)平面设计硕士, 美国 (辍学)

2010 – 2011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SVA), 美国 -进修平面设计

2004 – 2009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ASU),美国- 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 建筑设计学士学位

获奖/荣誉

2012 第四届时尚先生新锐艺术人物 (视觉类)

2009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筑设计杰出奖

2009 通过土木工程第一级资格考试

2004 – 2009 获得大学 “Sun Devil”奖学金

2008 邀请加入土木工程优等生联盟,并被选为做秘书职务

2004 获全亚利桑那州艺术节绘画类一等奖

2004 获全亚利桑那州Tempe市艺术展第三名 2004 获美国联邦政府颁发的艺术荣誉奖状

工作经历

2012 创始人, Sweet Sour Studio 北京, 中国

- 一个以平面,建筑,艺术为主的综合性设计工作室, 成立以来主要客户有同仁堂健康药业,华严集团,宋庄艺术网.

2009 -2010 建筑师, Henning Larsens 建筑设计事务所 哥本哈根,丹麦

- 参与了以下项目的设计项目

- 佛山艺术中心,佛山,中国

- SBG 1.10 区 商业楼,利雅得,沙特阿拉伯

- Perm歌剧厅比赛, Perm, 俄国

2008 – 2009 水利工程实习生, Maricopa市政府水利工程部 Maricopa, 亚利桑那

- 工作包括文献检索,数据收集,和编写有关水力,流体机械工程应用的文献报告。学习并应用WMS,HEC1 协助水力设计工程师分析有关防洪和排水问题。

2007 (暑期) 建筑实习生, SCAPE,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设计部Tempe, 亚利桑那

- 主要参与了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筑设计系系主任负责的户外公共场所设计工作项目包括任务研究,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模型制作,三维渲染,与联系制造商。

主要展览

2013 “交响与融合姜国芳姜川紫禁城系列作品展”,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

2013 “梦之光姜国芳姜川紫禁城系列作品展”,颐和悦馆,北京 2012 “建筑,艺术,紫禁城”,嘉里中心,沈阳

2012 “嘉年华 海碧台” 嘉里中心, 秦皇岛

2011 威尼斯拉古娜艺术节 (Art Laguna),威尼斯

主要收藏

2013 Bosch 集团, 装置作品 “9平米”, 玻璃,铝合金,镜子,北京

2013 中国国家大剧院, 装置作品 “越” 8x1.6m, 玻璃, 北京

2012 同仁堂健康药业办公大楼, 装置作品 “庭”, 3x2 m 玻璃, 北京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