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和上海市文社当代艺术中心(简称:Cc基金会&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于2021年5⽉29⽇呈现中国青年艺术家刘娃个展——《午夜魑魅》。此次展览是刘娃2021年的⾸次机构个展,所有作品均由刘娃与鲍杨共同创作完成,耗时近7个⽉。这个多重感官且⽆限演变的声⾳景观构建了⼀个⼊口,邀请观众打开⾃⼰的感知去体验⼈以外的⼴阔世界。
本次展览由影像与绘画两个空间构成,将呈现五件全新的艺术创作,聚焦于三种植物(风滚草、向⽇葵和骆驼草)的⽇与夜,它们分别⽣长于美国、前苏联以及中国的核基地,被⼈类的冷战历史赋予了不同⾝份。两位艺术家经过⼀万七千公⾥的长途旅⾏,在美国华盛顿州和中国⽢肃进⾏实地考察和研究,并与植物共同⽣活在⼀起。
影像空间中,《午夜魑魅》通过触感细腻的画⾯、放纵想象的⾳乐和两位艺术家的歌声,将观众传送到植物的世界。作为美国西部的象征,风滚草在华盛顿州的核反应堆随风迁徙,肆意播撒核辐射的种⼦。切尔诺贝利如今种植了⼤量向⽇葵,成熟之后再被收割丢弃,便于低成本地净化核泄漏。⽢肃核城的骆驼草,象征着扎根⼤西北的奉献精神,然⽽它和风滚草都是从俄罗斯⼊侵的外来物种,⽆视⼈为的国界,随着⽔和风去向远⽅。核辐射导致的基因变异加速了植物不可逆的衰⽼过程,加快了熵的增加。虽然活着就是必输⽆疑的抗争,但植物短暂的⼀⽣却展现了超乎想象的韧性和⽣命⼒,在混乱中野蛮⽣长。
另⼀个空间中,四件绘画及声⾳装置将植物的⼏个瞬间凝固下来。刘娃⽤⿊⾊⼏何形在画⾯中切开⼀个深邃的⿊洞,把其充满张⼒的画⾯压抑住、压缩成⼀个点,⽽这个点又是⾳乐发声的出口。鲍杨为每幅绘画创作的⾳乐循环往复又富于变化,四⾸曲⼦有时错落有时同步,形成随机⽽巧妙的组合,就像峡⾕⾥的回声,使静⽌的画⾯产⽣迷幻⽽流动的视觉体验,延展出⽆限的可能性。
此次展览并不意在将植物拟⼈化,⽽是希望强化和“植物化”(vegetalize)⼈类的感官, 重新思考⼈类在彼此之间设置的界限。两位艺术家通过影像声⾳装置、绘画及原创⾳乐,追寻和想象这些植物的⽣命轨迹。⽩天的植物勤恳⽽阳光,履⾏⼈类所赋予的职责。夜幕降临时,它们幻化成⼭林中狂放的⿁怪魑魅,在末⽇前⾃由舞蹈。
这些⽆名之辈的⽆声狂欢与我们别⽆⼆致,我们都是魑魅。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