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字旁

日期:
2018年11月17日 - 2019年3月3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8年11月17日
空间:
可·美术馆(上海青浦区)
策展人:
林书传

展览简介

主题概述:田字旁

借助汉字的偏旁部首,谈田旁边的事情,也就是探讨被田围裹的可·美术馆发展的可能性与创造性。通过对田的阐释,以及田的象征意义,探讨一个不是在城市中心而是在城市边缘的美术馆发展计划。我们当下正处于一个当代文明,甚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转型期,正符合人类文明发展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即从它从田里诞生、繁衍、发展的传统农耕文明,到现在“田”从主位变成了客居的偏旁了。但是当代文明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这个偏旁,离不开这个田。当我们处在转型期的时候,我们是在从“田”向“田字旁”的奋力一跃,向另一半的奋力一跃,链接,融合,然后才有更高的文明。所以说这个田字旁从社会文明的发展深度来考量的话,就是准确描述转型的一个恰当修辞。而且田字旁这样的修辞方式也吻合了艺术从原来所在的层级,再往前跨越、往前发展、往前延伸、往前演变的这样一种逻辑。这个修辞逻辑,正是“田字旁”这个展览的根本所在。可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形态中,这个传统的田的概念或者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蜕变了,但是这个田字旁的逻辑依然是存在的,而且恰恰正是因为从原来我们完全依赖于这个田的生存方式,转变到现在的依赖于这个田字旁的逻辑来生存和发展。所以田字旁是一个深入血液的,深入人类文明的发展本身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即便将来有一天我们,都不知道田是什么东西了,但是它依然是从田字旁的逻辑发展而来,而且继续用这种逻辑,向更高的程度发展。

落实到这次展览的具体情况,我们用这种文明发展,或者是艺术发展的修辞逻辑,来反观这次展览的具体形式或者形态,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我们这个美术馆坐落于这种传统修辞中的“田”的旁边,我们所展出的却是当代艺术的形式、当代艺术的内涵,甚至当代艺术的一种精神,那么这就形成一个有机的、完美的融合,正好契合了我们所有对田字旁的想象,也可以通过这个田字旁,链接传统,延向未来。它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应该说,这个田字旁的出现,同时意味着一个强大的纽带关系的建立。

从逻辑上来说,城市的出现,就是源于对原来的,传统的,散落于农田上的人的一种强力集聚,于是人群产生、城市产生。所以城市就意味着人群聚集的地方,客观而言,田也正在经历从中心位置,向边缘位置的偏移,逐步偏移到当代文明的偏旁位置,一旦城市的集聚效应让中心形成,那么传统修辞逻辑意义上的田,就会自然而然的从主位变成偏旁的这样一种关系。

----------------------------------------------------------------------------------------------------------

作品定位:以美丽乡村与最美乡村美术馆为目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览作品分特邀和在地性创作两部分组成,特邀艺术家以展示个人创作履历中的经典作品,在地性创作以年轻艺术家为主通过在炼塘的驻留与考察创作与炼塘、农田、可·美术馆相关联的定制作品。

特邀艺术家:苏新平、刘伟冬、周长江、庄弘醒、江衡、汤国、杨明、赵勤

驻留艺术家:李红宏、李子然、马赛、普耘、沈阳超、吴芸芸、杨方伟、杨然、张晋、张权、冯且、黄颖、罗振鸿、毛君

展览构架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17日——2019年 月 日

开幕时间:2018年11月17日15:00

研讨会+新闻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8日

出品人:杨明辉

艺术总监:李小山

策展人:林书传

策展助理:吴彧昕

研讨地点:上海青浦区 可·美术馆

研讨会时间+媒体发布会时间:2018年11月18日 上午9:00——11:30 下午2:30——5:00

研讨会主持:李小山

研讨会嘉宾(拟):中国:李公明、冯博一、渠岩、杜曦云、蓝庆伟、姜俊

英国:肖朗、Andrew Kalman、Chris Stephens、Katie Hill

日本:孙倩、天野太郎

研讨会主题:1、乡村美术馆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现状

美术馆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美术馆特殊性与美术馆专业标准的关系

乡村美术馆在未来的发展形态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