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弦外之音:解读陈灵刚与梁伟员

日期:
2014年2月21日 - 2014年4月2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2月21日
空间:
艺术+上海画廊(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99号益丰外滩源)

展览简介

如同那些跋涉千山万水以求正觉的求法僧一样,艺术家陈灵刚和梁伟员也在绘画过程中获得了有意义的启示。“弦外之音”展示了表现创造性与沉思性的当代画作,不仅使之更易读,而且更易于诠释与内省。在这些作品中包含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引人深究的平静,不仅展示了两位艺术家的手迹与心迹,而且还鼓舞观者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之中。

看见思维就是在阅读一种视觉语言,这种语言超越了画布本身。每一笔、每处缠绕、每种颜色以及每个动作都如创作的画布一样变成了艺术中不可分割的要素。创作过程中的节奏与空间结构皆于可视化的方式中反映了出来。在向过去表达敬意的同时,这两位艺术家还引用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内在的象征主义。在时间与预见的深度下,语言被分解成了其被创造的过程:思维、表象、媒介、笔画和注解。这种抽象性在“弦外之音”的作品中创造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而这一形式是建立在错综蜿蜒的形态以及层次分明的重要性而非已为人所知的语义学的基础之上的。

陈灵刚与梁伟员作品中所展现的规律和质朴性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历史文化进程中复杂的思想和基垫。书写抽象催生出对艺术新的定义与解释,为人们在形式上提供了一条途径以便他们能够看见思维,阅读历史。通过追问艺术的过程: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此次联展示了思想是怎样表现在画布上,勾勒出的一席耐人寻味的视觉话语。在探索逻辑与细节的道路上,“弦外之音”就好似一幅地图。它是一种顿悟。

关于艺术家:

陈灵刚生于1978年,目前在北京生活、工作。他曾在吉林林业大学学习环境艺术。他的布面作品由印刷品或者书页揉捏、压缩入网格状的抽象拼贴。他充满肌理的构图与我们对传统、语言以及阅读的理解相互玩味,有时借用唐诗的只言片语来表达一种不确定与影射。他曾参加国内外多次展览,其中包括2013年北京S.T.A.R.S.画廊的个展“纸上”,2011年北京小堡驿站“青年领袖”百人新锐展以及2011年柏林HF当代艺术展“麻辣亚洲”。

梁伟员生于1985年,现居重庆,毕业于四川美院学习国画系。他的作品中夺目的色彩与精细、互相交织的笔触在布面丙烯中并存,其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中的佛教艺术,那些传统书法的充满张力的笔触在语言学与艺术之间摇摆。梁伟员作为新晋艺术家最近参加的主要展览有2011年在重庆举办的“黄桷坪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与2012年重庆美术馆的“未来的力量”。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