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艺术家: 迪尔德丽·凯利Deirdre Kelly(意大利)、飞扬·戈恩Fion Gunn(爱尔兰)、奉家丽、郭桢(美国)、 金基秀Gisoo Kim(德国)、何唯娜、贺晓春、黄佳、罗明君(瑞士)、李冬梅、 林苒、兰双林、刘璐、马里贝尔·波特拉Maribel·Portela(墨西哥)、玛丽·安塞尔Mary Ancel(美国)、米玉明、上條阳子Kamijo Yoko(日本)、王晓鸣、 杨文萍、周巧云、周宏斌
没有人生来就具有一个统一的、必然的和固定的身份。一个人的身份是在特定的文化场域和生活环境中,通过社会互动和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中被建构起来的。
纵观历史,虽然艺术和身份之间的联系始终存在,但人们理解女性,建构女性身份的方式却屡经变迁,这些变化随着上个世纪西方60、70年代所兴起的女性主义浪潮而日趋迅猛,身份的概念也随着世界范围内诸多相互交缠的力量和事件而重塑,进而越来越大的改变了人类理解自身的方式。
不同的性别和地域,不同的国籍、民族或种族,不同的文化根基等,在聚焦身份话题的艺术作品中,其表现内容、题材、形式属性、材料与媒介等都在不同的维度上越来越强烈的反映着艺术家自身及其观者的身份特点。
本次展览邀请了国内外二十一位具有鲜明意识与特质的女性艺术家,聚焦“她”的观看角度,从个体的经验出发,运用不同的媒介和表达方式如绘画、装置、影像等,试图从多方位的角度和层次去探讨关于身份的维度问题:世界如何观看你,你如何审视自身,又如何对待他人。
——周巧云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