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墨非墨画廊很荣幸的宣布将于11月29日带来艺术家吕楠个展“我们在此相遇”,共展出吕楠近两年主要作品二十余幅。
“我们在此相遇”取自约翰·伯格的同名书。约翰·伯格将一生中所遇之人(遗忘的、久违的、已故的)在这本书中以不同的时空再次相遇,如同在梦境之中。然而与单纯描述梦境不同的是,吕楠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那层“介质”更加感兴趣。它(介质)使得梦与现实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关联。那层介质正是艺术家所寻找的,也是在这些作品中要表达的。那些球体,它们是一种原初的生命体,概括同时也是很具体的,它们出现在荒漠,森林,它们或者来自过去亦或奔向未来。
生活在远方,相遇在此地,诗意走向远方,绘画却发生于此地。
绘画乃是相遇,是瞬间在消逝与闪耀之间最为辉煌的相遇,只有一双灼热而深情的目光,才可能捕获到这相遇的秘密。
对于生于海岛,却终年漂泊在外地的女艺术家吕楠而言,她孤独的行囊中只有绘画的梦想,这梦想来自于如何在大海中获取海水,如何让水与火相遇,就是在此处,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上,让火与水灿烂而幽秘的相遇。
我们在此相遇,对于油画,本来是光的一次次燃烧,绘画必须赋予物质的颜料以灼热的激情,使之燃烧起来,发出光焰,这是个体精神与激情的见证,我们就在吕楠的作品上看到绘画精神的再次君临与主宰,这是闪烁跳跃的火焰所焕发的灵晕,此主宰的火焰才是绘画语言的纯粹出生。
但这火焰来自于哪里?绘画上一个个球体,或者是太阳或者是月亮,或者燃烧或者静冷,她们在安静地发出光耀,开始滚动,升起或落下,在一个冷寂的世界中,艺术家似乎捕捉到了远古荒寒时代的生命气息,其中有着无尽的热力在涌动,但整个画面又保持着冷寂,如同一场幽邃的梦幻。
这个发光体成为艺术家个体孤独的投射对象,她们浑圆,饱满,或大或小,自身重复,温暖彼此,形成祭坛一般庄严并净化生命的场景,这些圆球是一个梦想世界的细胞原型,这是绘画原初的发生时刻,这是远古与当下相遇的神奇时刻。但此净化的冷寂世界一旦开始被火焰点燃,就开始了融化,水与火开始原初地相遇。
——文章摘自夏可君《吕楠绘画:球体与针叶的双重光焰》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