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很难用某个词、概念,来概括展览中这群多重身份者,他们多样的头衔带来了分明区别,即便我们熟识于每位人物的既往身份,制造出相对恒定的印象,但这印象也在不断被流变的时间改变、重塑。当他们共聚于此,个性因鲜明的对比而被衬映出来,他们在连续的、探索式的自我表达中形成了 “共识”:尝试走出已有成就的舒适区,不断刷新自身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期待阈值。
若是要定义,这场展览则可称为一个由多重身份者组成的,提供理想表达和观念探讨空间的共同体。
这批创作者,或属于牧云社,或活跃于牧云社范围外更广阔的艺术领域。他们脱胎于中国传统家庭环境,沐浴着学院教育成长,这些经历却没有成为“紧箍咒”,阻碍其勇于实践具备突破、实验和跨界性质的行动,反而帮助他们上下求索,追求先锋与省思,避免了在个性挥洒和理性思辨之间偏科。在目前的视域、语境下,材料也好,方式也好,甚至创作的类别、法式,都不构成其作品的本质属性,艺术家本人亦不再被某种狭隘的视觉标签和符号来定义。
也许,这种创作状态,可以为回答中国当代艺术的演进动能力为何,提供有效思路。这种胆气和智慧,保证了本次参展的创作者,在作品面貌与精神状态上无限接近着同频共振的状态,也成为了活跃于此的各路行家,所拥有的最鲜明的共性。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展示平台——牧云空间的成立。俗语常讲“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对个人来说最大的考验也许不来一鼓作气的成功,而是来自于挑战灵性、耐性、人性,代表着更高层次超越的“守”。因为我们守的是谦恭、仁心和对理想的真挚追求。在此背景下,2016年伊始,来自商界、艺术界、收藏界等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组建牧云社,找到了育下艺术幼苗,为社会公益事业筑建尽绵薄之力的方式,同时水到渠成地启动了牧云空间这个情感和理想的表达窗口。在此,也希望牧云空间能够藉此机遇,在这群具备探索勇气的创造者的助力下,诠释出一种独特的亮相方式。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