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由iSGO Gallery主办,罗吟策划、张长收主持的无始无终的“生成”——张文彬个展分享会于2022年3月10日在iSGO Gallery(北京)举行。
此次展览主要呈现了张文彬《流水》系列作品,将线条的流动性,画面的律动感,以及结构的变化性,通过意识的行动力结果,让创作个体的实践及探索不断完善和系统化。呈现看似纷繁复杂但拥有了独特的秩序,感性中透露着理性思考,理性中流淌着感性抒发,印证张文彬无始无终的“生成”理念。
学术主持张长收表示,“生成”可以简单理解为生长和建构,张文彬所创作的海水的形象,从描绘物态的形式,到意识的自然流露,变化不一,这即为一个生长和建构的过程,然而并非刻意为之。“生成”是哲学系统里的核心环节,也是哲学的重要特征,无论是用意识影响世界,还是用理论指导行动,都需要“生成”的过程。张文彬痴迷于对于线的研究和运用,线本身具有生长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这种特性与“生成”观念不谋而合,也成为了他创作的某种动因。
作为张文彬的老师孙建平(艺术家)提到与文彬考学以前就认识,他风尘仆仆 、勤苦好学;也记得他本科学习的时候,班里功夫扎实;读研时的作品已经非常成熟。他读书的时候,天津美院教师人才济济:祁海平、张方白、孔千、蔡锦、马柯,文彬赶上一个好时代。他的画面不仅有绘画性,也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文彬毕业后一直坚持自己,在当代艺术气氛中,这也是非常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自己的绘画探索非常不容易。现在当代艺术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但也因此给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了可以发展的空间,文彬画了很多的系列,对于他这个“生成”的系列孙建平觉得他还没有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但他的兴趣很多,很广有很大的可能性,希望他不断地画下去。
艺术家张文彬自我总结到,一次个展即是一个创作阶段的小结。在疫情肆虐、经济低迷、信息多到让人迷惑的当下世界,并不想作品只是自我的表达与表现,但是它应该是某种个体的声音,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这种声音是带有真实性与文化态度的。它区别于自我表达,它缓慢松弛生成,嵌入世界。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渐渐已经不再有“新”之迷恋,对“当代”与否也不再在意。只是想画出“那条线”、做出“那件作品”、呈现“那些事”,每天依靠一点一滴劳作去推进作品。
此次展览时间持续至2022年3月20日、因疫情原因展览可延期续展。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孙振华
大画家毕加索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这让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2012.04.16
刘钢
很早以前就在画册上看到过何孔德的自画像。虽然仅仅是图片,但画...
2013.11.10
李振华
当代艺术的第一次洗牌应该从89大展算起,这次洗牌的结果是当代...
2014.01.07
夏可君
西方开始的现代性,就一直在欲望与虚无之间打转,陷入了如同长蛇...
2015.02.28
谷浩宇
张爱玲说,时代的列车轰轰地往前去,人类的文明无论是升华还是浮...
2015.10.23
杨天帅
他知道大主教需要一面人像花窗玻璃,只是他对这一决定感到疑惑。...
2014.07.08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