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奥沙画廊于2004年成立于香港,2007年至2011年期间曾在上海设立空间,致力于对亚洲当代艺术及观念的展示、传播和发展。奥沙期望给艺术世界带来新的声音、新的视角、新的观念和新的风格;展现激发想象力的艺术和表现多样性、差异性的作品。在经过三年的沉寂、反思、规划和筹备之后,2014年2月奥沙将重新在上海设立艺术空间,以每年四个驻村项目标志其独特的机构定位,邀请外地艺术家、策展人、当代艺术研究学者脱离其惯常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语境,为其在上海提供创作研究的时间、空间和支持,奥沙鼓励受邀者与本地的艺术社群共同探索他们的艺术实践和研究项目,与当地艺术界人士交流、使用全新的媒介、在新的地域环境里体验当下的生活。奥沙艺术家驻村项目强调有意义的多元文化之间交换和渗透的重要性。项目希望通过艺术家驻村、工作室开放、定期展演、教育互动等,推动本地当代艺术更广阔的面向,同时为项目受邀者的创作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跨地域的平台。
2014年2月7日,奥沙上海将迎来第一位驻村艺术家,香港艺术家区凯琳。区氏的创作题材多来自生活中琐碎却深刻的细节,由此展开隐喻的、自传式的作品。这些作品反过来对区氏有「关怀自身」的功能――备忘、纪念、象征、遣兴、闲暇、警觉、祷告,是舒缓媒介及凝视对象。区凯琳将在一个月的驻村项目中将通过对本地艺术生态的调查和艺术事件的观察,与在地艺术家和艺术社团的对话,反观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展开她的全新创作。《区凯琳:爸爸出海去。上海后记。》将于 3月14日在奥沙上海两层的新展览场地展出新作品。
奥沙上海邀请本地独立策展人廖薇为本次驻村项目及展览策划。奥沙上海亦将出版一本艺术家手册,书中将包含展览作品及现场记录图片,策展人及艺术家特邀撰写的文章,艺术家、策展人与本地艺术界人士的对话实录等(最新资料请浏览osagegallery.com)。
项目内容
奥沙上海驻村项目
艺术家 区凯琳
驻村时间 2014年2月7日至3月7日
简介 是次展览将展出区凯琳追忆亡父而创作的一系列绘画及装置作品以及上海奥沙艺术驻村计划期间新的作品。
展览简介
区氏的父亲于2012年因病离世,一辈子在海关工作的父亲,很多时间在海上度过,弥留之际常有幻觉,觉得自己身处小船漂浮于海上,总是询问家人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下船。父亲重病时曾卧病在家,睡在双层床的下层,而这个双层床正是父亲早些年为区氏及其女儿默默准备,让母女俩在香港旧居中有个假期容身的小小天地。
展览从父亲的双层床开始展开一段叙事,是追忆,是伤怀,更是借艺术之名舔舐伤口,自我治疗。《我会一一照料好》(2012-2013),区氏将双层床拆分后的224个零件整齐地缝在棉布床单上。《给爸爸(或自己)的六十个问题》(2012-2013),区氏把六十个问父亲也同时质问自己的问题写在双层床拆分后的松木板条上。区氏把曾经教过女儿的一首歌曲《My Bonnie》改成了《My Father》,她的浅吟低唱在展厅一遍又一遍回响着。《爸爸,你今天看见怎样的蓝?》(2012-2013),用不同的蓝色铅笔绘出父亲眼中海的各种颜色。父亲不在时,只是出海去了。区凯琳说,“我把歌曲《My Bonnie》演绎作《My Father》,化成图像、符号及声音,爸爸的床之每块部件,则成为我跟他诉说的凭依,回旋在象征为海洋之展场空间,让我三百六十五天的思忆寄寓其中。展览也献给所有父亲及思念父亲的人。”
区凯琳的作品并不试图通过艺术向人传达什么,她的艺术总是内向的,既不指涉社会,也不对现实妄加批判,与时下当代艺术的种种策略不同,她的作品自始至终既安静又克制,虽然涉及多种媒介,绘
画、装置、影像、声音、文本等,但其主题通常只限于极小的格局——她的个人经验,区凯琳将自己
私密的情绪编织在她的作品之中,艺术创作成为她反复咀嚼人生经历的方式,而观众总会在她的作品中找到与自己交叉的那个微妙的连接点。《区凯琳:爸爸出海去。上海后记。》让每个观看的人想起父亲以及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在当代艺术向着公共性和批判性的趋势越走越远的时候,区氏却背道而驰,她的作品聚焦人性和人的普遍情感,她审视生活中琐碎却深刻的细节,把人殊意异的经历转化为同情共感的浮生印痕。
艺术家简介
区凯琳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硕士(2004)及哲学系哲学硕士(2009)],于香港工作及生活。
艺术创作是区凯琳用以反复咀嚼人生经历的方式,因此创作最终并不以“表达”些什么为目的。她的创作题材多来自生活中琐碎却深刻的细节,所开展出隐喻的、自传式的作品,对她有种种“关怀自身”的功能──备忘、纪念、象征、祷告、及凝视对象等。区氏的作品,是以个人的情意感受及细腻的手艺劳作而炼成图画,像生活,是由琐碎细节织成的整体,可以细味,可以逗留,若只以理性系统去分析它,则难尽其意。
近年展览有《时间旅人─区凯琳、谢淑婷 》(路易威登香港艺术廊2014) 、《绘画大道中(五)缄默有时》 (香港兆基创意书院画廊2013) 、《区凯琳:爸爸出海去》(奥沙Open,香港2013)、《OPEN 15.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Sculptures and Installations (Lido,威尼斯 2012) 、《时间释义──区凯琳的绘画》(不一艺术2010)、《吕振光〈有你‧无我〉》(奥沙观塘,香港2010)、《地轴转移》(上海当代艺术馆,香港2007)、《艺游邻里计划III──甜言蜜语──区凯琳的绘画》(香港中央图书馆及香港艺术中心2006)、《香港艺术双年展2003》(香港艺术馆2003)等,作品为香港艺术馆及私人收藏。
策展人简介
廖薇,200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2000-2005年在法国里昂求学并获得里昂第三大学的博物馆学与新媒体硕士学位(2003)和里昂第二大学舞台艺术硕士学位(2005)。2005-2007年任上海当代艺术馆策展人,策划了包括《无休无止:摄影与新媒体艺术展》(2006),《遥/控:多媒体与互动艺术展》(2007)。2007-2009年担任上海奥沙艺术空间策展人,策划了《晚安,我的美人》摄影双个展(2008);《幻想的瘟疫》联展(2008);《我悲伤得无法言语》飞苹果个展(2009)。2009-2013年担任上海外滩美术馆策展人,策划《时光旅行者》联展(2012)。现为独立策展人。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