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Over the Influence荣幸呈献中国艺术家刘勃麟在香港的首次重要个展“New Change”。展览将展示全新的雕塑和过去五年多内行为表演所衍生的摄影作品,同时在场外带来一次现场行为表演,继续艺术家对全球关键议题和政治争议的持续探索。配合香港艺术周的举办,展览将于2019年3月28日开幕,并持续至4月27日。 开幕酒会将于3月28日晚上6时至8时在画廊举行,艺术家将出席。
刘勃麟以“隐形人”的称号为人熟知,因其独特的视觉构图和语言体现当代生活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典型关系,备受国际关注。融合雕塑、行为表演和摄影,刘勃麟的创作不断推动个人或集体抵抗表达的变革潜力,同时深入反思历史传统、文化符号、生态破坏和消费主义社会等广泛议题,揭示全球发展的特定时刻。
刘勃麟的摄影作品初看似乎只关乎独特的场景——一整个待售的墨西哥摔交面具货架或一堆城市垃圾。但仔细观察后,一个男人的轮廓将逐渐浮现,他被精准画上用以伪装的颜料并藏身于图像开阔之处。 始于2005年的这一系列作品自面世以来即受到全球的瞩目。其创作初衷原是对北京一处艺术家工作营遭到拆除的政治抗议,由于无法公开反对,艺术家提出了一种匿名形式的抵抗,并延续创作至今。
是次艺术家在香港的首次个展,对资本主义的丰富性、消费主义的破坏力,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质疑。亮点作品包括一件新作,源于在平壤一个出乎意料富足的超市中所进行的表演,货架上摆满来自当地的标志性节庆用品和杂货。另一件2015年为联合国展览创作的作品中, 艺术家则“消失”于193个联合国国家的旗帜里,借此提高人们对联合国全球目标的认识,包括结束极端贫困,消除不平等、不公正和气候变化等。
刘勃麟的社会政治作品是当今人们生活现状的一种隐喻——他们感到被消费主义和城市化的巨大力量“吞噬”。作品同时对城市居民与周遭环境、视觉与现实、幻象与真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持续的审视,鼓励人们对社会热点议题的关注,并思考在建立共同的未来时,其自身所出的位置。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