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正观·反观:中国抽象联展

日期:
2020年9月5日 - 2020年10月6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0年9月5日
空间:
雅昌(深圳)艺术中心美术馆(深圳市南山区深云路19号)
艺术家:
冯良鸿、黄佳、马可鲁、孟禄丁、马树青

展览简介

“抽象” 一词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其理论从美学与心理学角度影响了西方艺术创作。“八五新潮”以来,西方抽象艺术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在文化的碰撞中,中国艺术形成了崭新且独特的面貌。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卓越的探索者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殊途同归,逐渐形成了今日被称之为“中国抽象”的艺术现象,在当下已然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中一个重要主题。

雅昌邀请五位抽象艺术卓越的探索者,以其艺术创作为样本,洞见中国抽象艺术的缩影,同时试图探讨本次策展的母题 —— 抽象艺术与观看的方式。展览中,观者可以从经验,即自我本体出发,观看在场的艺术作品,也可从策展角度、大师角度探索艺术家、理论家、批评家如何解读抽象艺术。展览将与艺术家、观众共同完成此项课题,展线分「正观」与「反观」两部分:

正观 —— 艺术个案,展示并探讨五位中国抽象艺术家的案例;反观 —— 多维观看,呈现艺术作品背后,艺术家的思维方式、观看方法以及他者理论。

展览同期也将开展论坛与艺术沙龙,对 “抽象艺术的理论基础与观看方式” 议题开展学术讨论。

“抽象派”群体的创始人康定斯基要求鉴赏者从其绘画的三角形中闻到精神的、玫瑰花般的“芬芳”。雅昌(深圳)艺术中心亦是一个围合的三角形建筑物,期以营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地标,在此艺术的三角地带,我们展开系列美育展览与课题研究,探索服务公众美育的方案。伊瑟尔曾提出“艺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召唤结构”,我们期待观众、艺术家、批评家、艺术机构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将学术讨论与公众艺术普及成为展览的一体两面,在“正观”与“反观”的过程中,让学术生态得以完善,让美育在艺术现场发生。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