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roaches to Abstraction

日期:
2019年7月12日 - 2019年8月24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9年7月12日
空间:
阿尔敏·莱希上海(上海市虎丘路27号2层)

展览简介

阿尔敏·莱希宣布成立上海画廊新空间,荣幸呈现首个展览“Approaches to Abstraction”。展览将于2019年7月12日开幕,展出一系列阿尔敏·莱希画廊合作艺术家,包括:约翰·M·阿姆利德(John M Armleder)、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Jean-Baptiste Bernadet)、西尔维·夫拉里(Sylvie Fleury)、君特·福尔格(Günther Förg)、艾达·特西奇和威尔弗里德·米尔(Ida Tursic & Wilfried Mille)的精选作品。

此次展览将与2019年7月20日在北京松美术馆开幕的“隐形于色:抽象艺术群展”同期进行,参展艺术家均为阿尔敏·莱希合作艺术家。

“毫无疑问,在今天看来,抽象艺术仍是20世纪早期艺术史中最为激进的一次艺术运动,”“隐形于色”展览策展人尼古拉斯·特瑞布雷(Nicolas Trembley)如是说。

“来自不同年代及地域的参展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致力于复兴抽象艺术,因此众多作品能够形成对话、彼此交流。复数的“抽象”(Abstraction)概念在英语语境中意味着进入抽象路径的多元性,而作为艺术实践基本主题的颜色,一直是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核心之一。”

阿尔敏·莱希上海画廊空间的首次展览与“隐形于色”展览相呼应,将展览主题及现代主义抽象艺术传统延展至当代艺术家的实践之中。

此次展览将呈现瑞士艺术家约翰·M·阿姆利德(John M Armleder)的两幅新近绘画作品。《莲子》(Fruit du lotus,2018)及《不耐烦的雄鹰》(Faucon impatient,2018)是约翰·M·阿姆利德的“水坑绘画(Puddles Paintings)”系列的新作。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倾倒多种材料(丙烯颜料、清漆、建筑外墙涂料、粉末、彩色纸屑、亮片及其他装饰材料)以创作此系列绘画。这些作品的创作方式遵循两个随机原则:首先,挥洒、倾倒方法不受传统绘画创作技法限制;其次,不同材料的碰撞将会因材料的色彩及物理特性发生不受控的化学反应。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Jean-Baptiste Bernadet)的两件无题作品来自于艺术家的长期抽象绘画系列,反映了艺术家对色彩敏感的感知能力,以层叠、涂抹及构图等过程转化了绘画表面。除了两件无题绘画外,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还将展出其“赋格曲(Fugue)”系列的屏风(Screen)作品,此作品将其色彩图像实践转化为具有雕塑感的实体结构。

西尔维·夫拉里(Sylvie Fleury)在其创作中发展了一种多元的创作方式,探索了“无意义”的矛盾特质。其《香奈儿购物袋》(Chanel Shopping Bag,2008)等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奢侈品商品文化。西尔维·夫拉里的近期绘画作品《眼神》(Eyes To Kill,2018)细致地复制、放大了一个眼影产品。将美容产品转化为一种富有几何美感的构图,这带有鲜艳色彩的作品见证了西尔维·夫拉里创作中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平衡。

展览还将展出君特·福尔格(Günther Förg)创作于1998年的《无题》(Untitled, 1998)——一幅由蓝、橙、绿、黑点状笔触构成的绘画。君特·福尔格被视作是二战后最为重要的德国艺术家之一,以多种不同艺术媒介进行创作。他在艺术实践中期发展出了一种带有明亮色彩、抽象画面的绘画体系,以高超的技艺通过色彩去创造空间及形式,在绘画中开启了全新的视觉景象。此次“Approaches to Abstraction”展览呈现的《无题》作品与德国备受尊敬的绘画艺术家恩斯特·威廉·奈(Ernst Wilhelm Nay,1902-1968)的美学相近。

艾达·特西奇和威尔弗里德·米尔(Ida Tursic & Wilfried Mille)的绘画主题往往是源于具象现实的,但画面则具有强烈的抽象性质。近期作品《七彩银色山水》(Silver landscape, four multicolored,2018)通过独特的光处理方法及笔触拥抱了抽象艺术的悠久传统。出现在一个明亮丝网印刷风景上的,是大面积、斑斓的色块。艾达·特西奇和威尔弗里德·米尔两人也在2019年获得了杜尚奖提名。

阿尔敏·莱希上海在“Approaches to Abstraction”展览之际邀请大家前来参观全新画廊空间,并同时欣赏杰夫·昆斯(Jeff Koons)的一系列限量版作品。

阿尔敏·莱希(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纽约|上海)于1997年创立,现代理50多位国际上重要的著名和新晋艺术家,并致力于探索现代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同时,阿尔敏·莱希也是阿尔敏与伯纳德·毕加索基金会(FABA)的两位创始人之一。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