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桥舍画廊荣幸地宣布,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主办,桥舍画廊协办的 “走· 形 - 肖芳凯绘画艺术展”将于2017年12月28日亮相中国美术馆5号馆。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肖芳凯近作,共40余件,分别以油画、手稿(纸本水彩、纸本木炭、水彩扇面)等形式呈现给观众。值得期待的是近十米的长卷将首次在这里展现。
近年来,肖芳凯更多地关注如何在自己的画面中去布景造境,有目的地去解构园林的旧有相貌,而达成全新的视觉感受。显然,他更致力于某种自由的主体抒发和画面表达,热衷于将园林的现实性所蕴含的文学化意境真正转化为某种视觉化的意境,因为,它关涉到历史传统的不断演变和变异,也与当代文化针对历史的观看认识密切相关。
肖芳凯在技法表现及视觉美感的意象表达方面贯通了中西,他的油画技法在塑造形象的同时,更使笔性通心性,将心灵情感附着在点、染、皴、搽的技法表现中。灵活、婉转而多变的笔法是他追求的绘画意趣,肖芳凯力图将笔法形式与审美意象高度统一。他将“笔法”从创作手法提升为创作方式。显然,“笔法”在肖芳凯眼中不是纯然的技术手段,而是创作力的核心内容。事实上,“笔法”彼此之间形成的叠压、干扰,令整个画面不是愈加清晰而是愈加模糊。当我们的视线在画面移动的时候,画面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和微妙感受总是令人沉醉,从而引发出内省的欲望和挣脱的遐思。
为了体现“走·形”这个主题,展览设计营造出了中国式园林曲径通幽的意境,使得观看者在行走过程对作品的理解有更直观的带入感。这里混杂着个体微妙、复杂的情绪,糅合并收纳于庭院图绘的方寸之间,借由“笔法”和盘托出,呈现的是风景叙事一次次跌宕起伏的吐纳,在行走、游离、前行途中的林间一瞥,意识浸入指尖转而幻化为经年生成的文化形迹。而所谓“走形”,与其说偏移、甚至失去了原有的形态与状貌,不如说是在重建关乎自我与现世的人文图景。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月7日,据悉,此次展览在2018年1月10日至2月10日移至798桥舍画廊继续展出。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