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南南:四海志

日期:
2021年5月22日 - 2021年8月2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1年5月22日
空间: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厦门市湖里区高殿路与高殿北路交汇路口)
艺术家:
汤南南
策展人:
邱志杰

展览简介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TOPRED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简称“TCCA”)的开馆首展非常荣幸可以举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汤南南阔别厦门十年后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个展——“四海志”。该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策展,此展览为两位艺术家继威尼斯双年展后,首次“回归”闽南的联合展览。

本次展览将呈现汤南南十年间不同阶段的四十余件/组作品,涵盖绘画、影像、摄影、手稿和装置,同时,艺术家还特别于福建东山岛驻地创作,为本次个展制作了数件重要新作。

正如本次的展览名称“四海志”,汤南南尝试将自己傍海多年思考的-陆地、海洋与人的关系进行分享;阅览浮浮沉沉的大海,其激浪时磅礴威猛,风静时闭口不言,如诗人执着浪漫,生活之下跳脱生活;艺术家从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作品投射出个人思考,渴望引发人们对“人之状况”与“海之变迁”的探索。

傍海写浪——不限于此

作为一个充满实验精神的艺术家,汤南南构造了诸多如神话般具有启示性的场景,并在一次次“海中寻海”里触碰自然的边界。何为自然,沧海桑田的世间变化?年岁增长后人自知蜉蝣的无奈?亦或是实践论层面从“堵不如疏”,到“填海造田”的人力与天力的角逐?

汤南南的自然在多重媒介的表达形式里呈现着复杂的面貌,其中所显现的地域性的诗史、神话和人具身的乡愁,都被分环勾连在思想、历史、社会、自然的变迁之中,而人始终在其精神尺度上对世界进行丈量。

本次展览《四海志》将以“吞海、泛海、浮海、沧海”的四海模型为建基;“吞海与沧海”、“泛海与浮海”之间,两两构成了关于“人力与天力”、“壮志与归隐”的互文关系;而在展览的最基层,观者对于海的想象都将投射为周遭现实——个人所见的“四海”千万形状,但实际仍是我们所立锥的闽南之地,四望出去的同一片海洋。

其中,《铸浪为山》是“沧海”中的重要代表作品。

裂变-对立关系引发起无数种联想:

一首描述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瞬间悟道的诗,里面有一句“雪中取火”,当我读到这四个字时,脑海里直接就跳出了“铸浪为山”。

山峦可能作为一种人们意识中“不朽长久”的意象,“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可否筑起泰山?”通过这种思考,汤南南展开了作品的创作。且用“山脉是大地的浪花,而波涛是大海的山脉”给出了解释。由此引发了更多的碰撞,用这种对立矛盾的观点作为基础,以瞬间为永恒,以变为不变的哲学思索,并且通过巨幅的投屏让观者比拍打在脚上的浪花更为渺小,放慢时间,仰视抬头,凝视一朵浪花的短暂的“生命”,尝试从中经历喜马拉雅山脉的消亡...

《铸浪为山》作为汤南南于2015年创作的录像作品,暗藏了可能艺术家本人在自然的艺术创作中都没料想到的深广视角,羚羊挂角一般,打动人心。

“浮海”之上。泛舟而下:

《江清月》中一簇绿舟载着似乎熟睡的人浮于水上,舒卷而带着奇特的失重与自如,让人想到明朝画家戴进笔下的《月下泊舟图》中渔夫在扁舟之中映着月色酣睡的画面,而《江清月》亦带着这份“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的浪漫;

绿舟好似脆弱而不禁风雨,却又浮于海上,适然自得,享受着这造物主的恩赐,《江清月》与苏子“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观念仿佛不谋而合;这种自然精神,构成了《江清月》作品中的思辨深度与独特醉人的柔软感。

作为汤南南水墨绘画系列的主要作品,《遗忘之海》其实更像是艺术家童年对海的巨大幻想:“我寻着这些景象而涂画:少年时心中的怪兽、祖母和村里的老海人讲述的传奇又伴着成年后对大海的经验从画面中渗出,文学中的幻觉、电影中的蜃景再现而再生。”画面中混沌的巨浪成山,奇兽飞奔其间,稚拙原始的感受呼之欲出。

同样,民谣的神秘色彩和孩童丰富的想象力一直伴随着汤南南的艺术创作,小时与海的联系让汤南南时至今日依旧喜欢观海。虽自小与沙滩浪花熟识,但如今自言作为“眉头不展的中年人”,有时会在第一朵浪花攀上脚趾时感到轻微的尴尬和不适,而后,顺着细沙和浪花的触感,开始期待第二朵浪花的侵扰...

除上述作品外,本次展出的作品还有与鲍勃·迪伦产生艺术共鸣的《七阵微风》、反反复复欲行而不得的《踟蹰冲》等视角独特、思考颇丰的作品;以及汤南南为了本次展览准备许久,寒冬涉水拍摄,铺陈滩涂漂物,特别创作未曾面世的全新作品,待大家亲身到展厅一一探寻。

展览期间,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也将配合艺术家及其作品开展一系列活动,希望带领观众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汤南南具实创新的艺术实践、别具一格的艺术理念,敬请期待。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