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艺术

日期:
2017年8月27日 - 2018年2月3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7年8月26日 15:00
空间:
林冠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

展览简介

林冠艺术基金会 北京

虚拟现实艺术

2017 年 8 月 27 日至 2018 年 2 月 3 日

开幕接待于 2017 年 8 月 26 日下午 4 点至 7 点 新闻稿

林冠艺术基金会荣幸地呈现当今全球最高品质的前卫虚拟现实艺术作品。展览“虚拟现实艺术”于 2017 年 8 月 27 日至 2018 年 2 月 3 日 在其北京空间展出,依次由克里斯丁·莱默茨、埃里克·帕克、保罗·麦卡锡、托尼·奥斯勒和喻红五名艺术家独立参展的五个连续分个 展组成。

虚拟现实现以非常态的速度成功进入全球市场。在艺术世界,该媒介正进入开拓性阶段,为艺术家实践前所未见的跨界和拓宽创作领域带 来全新的机遇。虚拟现实艺术作品难以进行客观描述,而只能在直接体验中得以理解。因此,虚拟现实在真正意义上向艺术家与观者双向 开启了全新的世界。

林冠艺术基金会携手科拉当代,与克里斯丁·莱默茨、埃里克·帕克、保罗·麦卡锡和托尼·奥斯勒等几位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在虚拟现 实艺术上探索极富实验性质的创作。北京新展还将呈现中国艺术家喻红的新作。每位艺术家的虚拟现实作品将与关联的草图、书稿及艺术 作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

继 2017 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成功举办“新媒体(虚拟现实)”展后,林冠艺术基金会很高兴继续与科拉当代进行合作。科拉当代于 2016 年在哥本哈根创立,由五名怀揣同样艺术热忱的合伙人分享虚拟现实在未来艺术蓝图中的重要性的想象。科拉当代对前沿媒介进行广泛研 究,专业从事知名及新兴艺术家的创作愿景在虚拟现实语言中的转化及应用。这使科拉当代成为首个专注当代艺术作品虚拟现实创作的制 作公司。

克里斯丁·莱默茨:2017 年 8 月 27 日至 2017 年 9 月 29 日(2017 年 8 月 26 日开幕) 埃里克·帕克:2017 年 10 月 1 日至 2017 年 10 月 27 日(2017 年 9 月 30 日开幕) 保罗·麦卡锡:2017 年 10 月 29 日至 2017 年 11 月 24 日(2017 年 10 月 28 日开幕) 托尼·奥斯勒:2017 年 11 月 26 日至 2018 年 1 月 5 日(2017 年 11 月 25 日开幕) 喻红:2018 年 1 月 7 日至 2018 年 2 月 3 日(2018 年 1 月 6 日开幕)

克里斯丁·莱默茨

《幽灵》

2017 年

虚拟现实艺术 舞蹈演员及舞蹈编导:凯特·约翰逊 ©克里斯丁·莱默茨和科拉当代 图片提供:艺术家和科拉当代

2017 年 8 月 27 日至 2017 年 9 月 29 日

进入克里斯丁·莱默茨的《幽灵》世界,出现在观者眼前的是通体金色,受着酷刑的“钉在十字架上的人”,从十字架上释放出来,浮游 在无尽黑暗中。他的伤口暴露出血肉,在金属般的肌表下泛着幽微闪光。融合了受难的救世主和健美身躯,临 庸俗的边界,在这个时空 内,悲情与讽刺、虚假与真实、“银影侠”与耶稣基督之间,死亡的肢体事件在此经受——人所活的死。

克里斯丁·莱默茨 1959 年生于德国,现生活工作于丹麦和意大利。1978 至 1982 年,他就读于意大利卡拉拉艺术学院,1983 至 1988 年就 读于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莱默茨擅 各种艺术表达,作品涵盖电影、行为、雕塑、绘画和装置等媒介。创作材料既有传统的青 铜和大理石材料,也常出现不拘泥于常规的特殊材料,如早期用人造黄油创作的器官雕塑或展示在玻璃箱中的死猪。莱默茨的作品常涉及 当前和历史事件中有关禁忌的母题,如受难,死亡,身份认同和存在等。重要作品多见人类躯体和雕塑媒介,强调观众的参与性。莱默茨 曾在丹麦兰德斯艺术博物馆、丹麦国家美术馆、丹麦奥胡斯美术馆、丹麦现代玻璃艺术博物馆举办过重要个展,也曾在斯塔万格、北京、 纽约和圣保罗展览。

林冠艺术基金会

埃里克·帕克

《换位湾》

2016 年

虚拟现实艺术 音响设计:安德斯·比扬·霍尔贝克·佩德森 ©埃里克·帕克和科拉当代 图片提供:艺术家和科拉当代

2017 年 10 月 1 日至 2017 年 10 月 27 日

埃里克·帕克的虚拟现实作品将引领观众进入艺术家斑斓多姿的色彩宇宙,此前,它仅能以二维形式出现。《换位湾》展现了帕克 2014 年《异域阻抗》所描绘的热带王国。进入虚拟现实领域时,观者将置身艳丽魔幻的非自然色彩王国中一一一个帕克想象实体化的人造天堂。 新科技最终创造了一个参与者能亲身体验的帕克迷人的超现实空间。然而,当观者意识到眼前的虚拟现实可能就是未来,真相竟是全球气 候变化和环境问题造成的后果,乌托邦也旋即幻灭为异托邦。

埃里克·帕克 1968 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随后移居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帕克曾就读于德克萨斯州大学奥 斯丁分校,随后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珀切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埃里克·帕克以他精准的笔触和有序的混乱闻名,将即兴重复的肖像 和静物等传统体裁并行于色彩鲜明、层次丰富和高饱和度的画布中。帕克的灵感来源于多种美国亚文化元素——迷幻艺术、地下漫画、芝 加哥意象、嘻哈文化和重金属,同时也受毕加索、弗朗西斯·培根和罗伊·利希滕斯坦影响。他于 2000 年参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 首届“大纽约”展,曾举办个展于英国曼彻斯特角屋画廊、阿姆斯特丹阿贝尔艺术中心、得克萨斯沃斯堡现代美术馆、巴黎柯莱特、 洛杉矶霍诺尔弗雷泽画廊及丹麦哥本哈根林冠画廊。

保罗·麦卡锡

《C.S.S.C. 关山飞渡飞渡关山 玛丽和伊芙的虚拟现实实验》 2017 年

虚拟现实艺术

导演:保罗·麦卡锡

演员:玛丽(红)- 瑞秋·阿莉格、伊芙- 詹妮弗·达蕾 制作:阿雷克斯·史蒂文斯、大田浩、乔迪·乔纳尔 鸣谢:凯伦·麦卡锡、达蒙·麦卡锡、迪伦·辉格、路易莎·阿奎拉 ©保罗·麦卡锡和科拉当代 图片提供:艺术家、豪瑟&沃斯画廊、Xavier Hufkens 画廊和科拉当代

2017 年 10 月 29 日至 2017 年 11 月 24 日

保罗·麦卡锡的虚拟现实实验基于艺术家的长期项目“关山飞渡飞渡关山”(“CSSC”)。项目囊括多种不同的媒介,包含一部新电影,灵 感来源于 1939 年由约翰·韦恩主演、约翰·福特导演的同名西部片《关山飞渡》。采用影视行业常见的番外篇衍生作品形式,艺术家创 建了一个电影场景,出现其中两位演员玛丽(瑞秋·阿莉格饰)和伊芙(詹妮弗·达蕾饰)。深陷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多重替身持续监视的 幽闭恐惧中,观者自身成为强烈心理游戏的一部分。所有社会习俗随着情节的展开分崩陷落,演变为一场关乎蹂躏和羞辱的性心理体验。

保罗·麦卡锡 1945 年出生于美国盐湖城,现生活工作于加利福尼亚。曾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获美术学士学位,后在南加利福尼 亚大学学习电影,录像和艺术,获美术硕士学位。1982 年至 2002 年,他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表演、录像、装置和行为艺术史。 麦卡锡的作品包含行为、装置、电影和其他体裁,因具高度挑衅性而闻名。麦卡锡的作品常表达对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强烈批判,如被符 号化的迪士尼乐园、B 级电影、肥皂剧和漫画。他的行为艺术和性心理项目致力于试探艺术家和观者的情感极限。他的作品曾在 1993 年 威尼斯双年展和阿纳姆桑斯比克国际雕塑展展出,也曾展于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芝 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和瑞士卢塞恩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托尼·奥斯勒

《我的朋友太空人》

2016 年

虚拟现实艺术

原始配乐– 杰·马斯西斯

后期音乐 - Sunburned Hand of the Man 乐队 乔治·亚当斯基 – 吉姆·弗莱彻 玛丽·西姆博斯基 – 乔茜·基弗

音效: 丽娜·帕克、杰克·奥斯勒、科林·莱彻、托尼·奥斯勒、彼得·费舍尔 编剧: 托尼·奥斯勒

编辑: 提姆·格拉提、科林·莱彻、彼得·费舍尔

编剧顾问: 布兰顿·W·约瑟夫

后期音效设计: 安德斯·比扬·霍尔贝克·佩德森 ©托尼·奥斯勒和科拉当代 图片提供:艺术家和科拉当代

2017 年 11 月 26 日至 2017 年 12 月 29 日

托尼·奥斯勒的作品是对个人思考和故事的探索。观者受邀跟随乔治·亚当斯基——十九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自称有史以来第一个见过外 星人并与之交谈,甚至拜访过其他星球的“被接触者”。奥斯勒将观者引入掺杂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的虚假记忆中,进而探寻奥斯勒和亚 当斯基延展性的研究档案。作品《我的朋友太空人》取材自曾展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纽约巴德学院赫塞尔美术馆的展览“难以估量与 难以估量档案”,探索涉及不明飞行物起源照片的关联特征。

托尼·奥斯勒 1957 年出生于纽约,1979 年于加州瓦伦西亚的加州艺术学院获艺术学士学位。他的作品涵盖视频、雕塑、装置、行为、 绘画等多种媒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新媒体领域以先驱形象著称。他的作品通常根植于电影并致力于诙谐和反讽的 用。奥斯勒探索 技术对人脑产生的影响, 用传统和现代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奥斯勒的作品曾在知名艺术机构展出,包括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 第七届及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匹兹堡卡内基美术馆、明斯特雕塑展、 科隆路德维西博物馆、华盛顿赫施霍恩博物馆、利物浦泰特美术馆。艺术家现生活工作于纽约。

喻红

《她已经走了》

2017 年

虚拟现实艺术 ©喻红和科拉当代 图片提供:艺术家和科拉当代

2018年1月6日 – 2018年2月3日

进入喻红的虚拟现实体验中,观者将经历四个场景,追随一名女性角色的年华流转。当人物随着她的成长向前推移,围绕她的事与物则随 时间向后退转。每个场景都由手绘完成,第一幅描绘了主人公的诞生,直至最后一幅描绘她的葬礼。然而出生发生在现代,随后的场景带 领主人公和观者进入远久的过去,直至时光倒流至所知的远古中国的历史起源。

喻红 1966 年生于西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就读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1996 年获油画硕士学位。1988 年起,她在中央美 术学院油画系任职。喻红的绘画以人类本质为主体,关注特定社会及整个世界的变迁及存在。她的图绘形象表达了被投放进现实社会中的 人的自我剖析之感,所传达的意志通常源于她的个人生活和她周遭发生的日常,构造了巧妙融合时间与记忆之感的世界,同时熟稔地攫取 人类经验的零散情绪演变。 期个展包括: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喻红也曾于巴黎 Loft 画廊、纽约鬲士豪当代举办个展并参与全球范围的群展。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