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犹豫:通往鸡公山的艺术路径

日期:
2019年10月23日 - 2020年4月23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9年10月23日
空间:
鸡公山国际艺术区

展览简介

毫不犹豫:通往鸡公山的艺术路径

10月23日下午,国际艺术展览“毫不犹豫:通往鸡公山的艺术路径”在中国鸡公山国际艺术区开展。奥地利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欧诺德·奥布梅尔(Arnold Obermayer),策展人亚历山大·格瑞姆(Alexandra Grimmer),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金霞,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调研员晋振方,信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松、武汉美术馆策划部主任张文博等嘉宾参加开幕式。此次展览由中国鸡公山国际艺术区与奥地利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由国际著名策展人亚历山德拉·格雷姆策划,邀请来自中国、奥地利和德国等国家的艺术家共同呈现,当代艺术在历史悠久的鸡公山景区形成一道新的景观。

20世纪初京汉铁路开通以后,美籍挪威传教士李立生来到鸡公山,发现了这个被其称为“接近天堂的地方”。从此,各国使节、商人从汉口涌来,在鸡公山盖起了风格多样的建筑,先后建设500多幢别墅。山中遗存1903年至1949年间中、美、英、俄等国风格各异的近代建筑及其构筑物119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鸡公山国际艺术区身处风景秀丽的鸡公山,成立于2016年,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吸引并接待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群体的采风、写生、展览活动,并与当地居民、学校、特殊群体互动,以文创旅游产业带动当地文化生活的建设和发展。

“毫不犹豫”的中国之路

策展人亚历山大·格瑞姆深度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她认为与西方迥异的中国艺术生态促成了今天展览项目的落地实现。此次展览主题为“毫不犹豫:通往鸡公山的艺术路径”是对文化差异的回应。西方艺术家之间彼此交流不多,深入其中了解彼此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而在她10年前刚到中国,艺术家之间互相介绍,带策展人挨家挨户拜访工作室,使她很快就融入了中国艺术家的圈子。 在介绍展览主题时,她说:“正是因为中国艺术家之间的这种配合的关系,让我学会在这里走访很多地方,见见不同的人,尝尝当地的食物,一句不经意间的话后来可能促成大的合作。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河南鸡公山国际艺术区做这样一个展览,我回答说这是’毫不犹豫’的选择。”

个人体验之外,“毫不犹豫”是对中国新世纪以来高速发展的描述,也是鸡公山国际艺术区在行业视角和运营理念上的比喻。在展览的前言中,亚历山大写到:“10年间,中国当代艺术在不断与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发生了诸多转向,对新技术的追求、社交媒体的介入,以及世界范围内无所不在的互联网,致使1970到1990几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已经不局限于眼前的视角,他们将注意力放在更为宽广的国际范畴和宏观议题,正因如此,艺术创作的样貌和类型也更多样。”展览邀请的艺术家在绘画、影像、装置多个领域工作,涉及的方向包括地域文化、消费社会、网络生态等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题,将鸡公山放在一百年来的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探讨时代变迁所带来的转型。

“毫不犹豫”展览内容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等方式,艺术家的创作极其个人风格,在鸡公山国际艺术区呈现了一场内容多样的视觉艺术大餐。策展人亚历山大在这个展览上强调了“接地气”的合作方式。Olga Georgieva用绘画的方式在崔国泰的油画作品上画出红色的绳索和铁丝网,Olga用红色突出的绳索和铁丝网图像在崔国泰宏大历史主题的油画之间找到文化情境的全新关联。Gert Resinger和Anny Wass通过表演和拍摄剪辑的合作呈现了一首德语说唱的音乐电影,一个大的枪形底座展示着强势的立场;Franz Dude和Olivier Hölzl合作的影像作品用一个疯子的呓语对抗现实世界的种种,形式内容的输出配低分辨率的图像质量将我们带入半梦半醒的中间状态。

鸡公山国际艺术区的“国际”化进程

位于107国道旁,是鸡公山景区的必经之地,鸡公山国际艺术区将“国际”的名头落到实处。园区负责人王建伟上世纪80年代军校毕业,在他看来,那个时代就像“被压缩的弹簧突然放开”爆发出强大的活力,“解放思想”使改革开放一代人最受启发。2016年以来,王建伟接手艺术区的运营,从写生基地的基础服务将艺术区盘活。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做好文化产业管理,推动服务转型升级是今天竞争激烈的文化旅游领域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艺术区运营的过程中,他不断与青年学生接触,发现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境下年轻人的思想前卫,这种“创造力的火花”极其珍贵。他试着理解当代艺术的理念,用开放的心态大胆尝试当代艺术在园区的实施。

2018年,艺术区与法国领事馆合作,邀请来自欧洲的艺术家在艺术区驻地创作,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此次邀请奥地利策展人亚历山大策划并得到奥地利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促成了“国际化”的方向上深度合作。展览当天,活动接收到观众的强烈反馈。正在园区写生的师生认为这是河南地区“最前卫、最先锋”的展览。同时,高规格的国际化氛围也受到了信阳市和鸡公山管委会各级领导的肯定。王建伟表示:“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它的精神,物质生活满足不了的可以在文化艺术里得到反馈。中国观众的接受能力很强,鸡公山国际艺术区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作为铺垫,让观众慢慢接触,适应当代艺术带来的视觉和理念的冲击。艺术没有国界,艺术是世界的语言,给我们一点时间,未来可期。”

艺术从大城市走向小城市,甚至乡村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大城市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在交通不断便利的背景下,地方艺术项目、空间所呈现的内容逐渐成为国家或者省级文化艺术机构的分支,博物馆内容逐渐细分,面向当地观众量身定制。此次展览受到奥地利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文化参赞阿诺德·奥布梅尔介绍说:“艺术从大城市走出去是全世界正在发生的潮流,奥地利大使馆非常愿意在传统展示空间之外做出新的尝试,文化艺术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不可忽视。这次展览中,我非常感谢艺术家和策展人做出的努力,有很多作品是为这次展览进行的专门创作,呼应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同时,主办方鸡公山国际艺术区在场地和物料方面对展览做出了很大的支持。如果有机会,我们都应该去看看当代艺术在青山绿水中的呈现。”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