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 付晓东
艺术家: 卞卡、陈督兮、陈朗慕、陈天灼、陈熹、迟鹏、戴陈连、邓瑜、董大为、耿旖旎、顾亮、关矢、郭立军、韩建宇、郝朗、何伟、黄静远、蒋鹏奕、桔子(刘旸)、康妮、柯坎法、赖巍、李姝睿、李易纹、厉槟源、林伟祥、刘光光、卢曦、孟思特、潘舒、彭博、沙子鉴、商成祥、沈瑞筠、唐乙、陶娜、佟大壮、王鹏杰、王圣、邬建安、谢莉斯、杨鑫、尹戈、张杰东、张文超、郑江
多重世界
策展人:付晓东
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经常被描述为个体化的私人经验。但是,在我CYAP全国考察的行程中,发现有很多青年艺术家的工作,终于超出了“中国”这样一个概念,在日常的生活之外去冒险,作为一种整体的世界观试图对宇宙进行描述。
人对世界的感知往往通过声音、嗅觉、视觉、触觉,以及脑神经的感知反应。人对外部世界探究的不满足又发明了望远镜和显微镜,一个向无限远的宇宙探索,一个向无限小的微观世界寻求,从外部到内部,从定理到公式。世界就是作为一个被人感知的对象无限的展开,永远没有穷尽。对个人而言,什么才是真实存在着的世界?
在各种门类的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关于宇宙的不可被证实的假说。宇宙到底是多维的,还是平面的?是分岔的,还是线性的?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粒子态的,还是泡泡状的?是大反弹的,还是大爆炸的?……在这个展览里,也充满了种种对世界的假设和猜想。我们只能身陷于其中之一的宇宙,也只能感知到一部分世界的真实性。多个平行世界,岛状宇宙,拓扑结构,也成为宇宙的一个个的剖面和解释方式。我们所持的任何一种宇宙观都在 “人择原理”下,伴着粒子的“自由意志”,随着时空和维度的移动,不断的变化、调和、矛盾、互补。 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些关于宇宙的联想,带给我们的思维之美,这里蕴涵着艺术与科学共同搅拌的魅力。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周婉京
此文出自研究者、艺评人周婉京的《2018北京独立艺术空间调查...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