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李维伊个展——Input 输入法

日期:
2015年8月30日 - 2015年9月2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8月30日 14:00
空间:
ART DATA LAB

展览简介

ART DATA LAB将于2015年8月30日举办“Input输入法”李维伊个人项目,由李维伊设计的Labrinth.ttf和Today.ttf两款字体及其网站正式发布,同时还会发布由rePubliaction再版社出版的三本书。

ABOUT EXHIBITION|展览简介

李维伊是一位,

艺术家(http://weiyi.li)

设计师(http://weiyiandfriends.com)

策展人(http://bigbadgallery.com)

出版人(http://re-publication.com)

杂货店主(http://currently-available.com)

她同时生活和工作在以上五个网页链接里。

如果一个人只能将她自己描述为诸多身份的叠加物,通常就意味着其实她什么也不是。但一个人若能真的什么也不是,本身就是一宗了不起的成就。况且,她在数个不同的领域之中,实质经营的是同一件事:语言。

制作一种字体或是一种输入的方式,可能是研究语言的过程之中最直白的一条路径。一日她偶然使用到编辑条码的字体Code128。当文字被简化至一簇一簇长度相等、粗细不同的线条,这种文字的视觉抽象程度甚至比英文字母更甚,唯有扫码器冰冷的目光能够穿透理解这种语言。当她在电脑中敲出第一行字,她第一次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书写(或电子书写)原来是这样一种行行推进的结构,如同编织布匹。于是她试图做出新的字体,直接反映这种结构,而非反映文字之意。

Labrinth.ttf和Today.ttf是在这个动机之下发展出的两个字体。同条码那样极致的抽象不同,Labrinth.ttf借鉴了迷宫的形象(对于文字来说,迷宫或者是一个太老套、但至今仍然有效的意象)。使用这个字体输入任何一段文字即是建造一座迷宫。迷宫的每一个单元,即每一个字符形象都建立在正交坐标体系而非透视体系里,使得输入文字所建立的的整个空间得以无限延伸。有趣的是,若检视在window系统中的字体预览界面,系统自带的将字体从小到大的展示方式,造就了在一个完美的透视体系之中的,逐渐缩小消失在地平线之上的迷宫。

Today.ttf则取材于每日掉落之发,每天从我们的身体上脱落和远离我们的部分,一种更加纤弱的堆积式的建造过程。

人们即将可以在线试用这两款字体,一个在线的共享文档正在筹备之中,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两款字体修改和编辑这个文档。同时,因为支持多人在线编辑,编辑的过程如同一场抢占文字空间的战役。文档并非总是呈现单个用户想让它呈现的样子,而是一种共同妥协和决策的结果。如果这两款字体使得输入变成一种视觉上更加具象化的建造过程,那么这个网站则将这个过程化为一种共同的建造,如同修筑任何一幢建筑。

这两款字体及其网站于2015年8月30日在北京三里屯ART DATA LAB正式发布,同时还会发布由rePubliaction再版社出版的三本书。这三本书籍分别由Code128条码字体、Labrinth.ttf字体和Today.ttf字体编辑而成。文字内容是从古典神话、童话之中直接偷来的,但都和字体的视觉形象相关。重新编辑现成材质是这个小出版机构最基础的工作逻辑。

对于字体和字形的使用和探究,在整个艺术领域中有一根清晰的脉络。这两款字体无疑正处于这个脉络之中。它们似乎可以和Guy de Cointet使用的那些难解的字母牵扯上联系,但它们并非某件视觉作品,而是制作视觉形象的工具本身。在时间上离我们更近一些的Tauba Auerbach将打字机里的字母全部打乱重构、Paul Chan则将字体文件中的字母替换成词汇和短语,他们同重构工具实现了干扰语言。那么这两款字体呢?如果说作者对它们有着任何的期许,那么这种期许可谓相当单纯:只要人使用过哪怕一次这两个字体,从此以后,他/她打开任何一个空白的word文档,都会如同画家摊开画布或是拓荒者寻觅到一片新的陆地,他/她会知道,他/她即将建造。

----------

李维伊Weiyi Li

2015 - 至今 皇家艺术学院 创新设计工程,博士 伦敦,英国

2009 - 2012 耶鲁大学 平面设计,硕士 纽黑文,美国

2005 - 2009 同济大学 艺术设计,学士 上海,中国

展览经历

2015 “影与纸的奇遇:中国当代摄影书展”群展,兰州,中国

谷仓当代影像馆

"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群展,轴艺术项目组 厦门,中国

“中国8·莱茵鲁尔中国当代艺术展"群展,Folkwang埃森,德国 美术馆

“中间地带”群展,C-space画廊

第十二届Pintor Laxeiro艺术双年 拉林,西班牙

来自中国的50本当代摄影书,FORMAT摄影节 德比,英国

2014 演讲以及设计师群展,窄巷物语 大连,中国

“明天的派对”群展,尤伦斯艺术中心 北京,中国

“教我们操心或不操心,教我们坐定”群展,BANK 上海,中国

媒介计划,《艺术财经》杂志2014年10月刊 中国

采访,DREAMER factory 中国

2013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深圳,中国

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灵光与后灵光 北京,中国

“海角天涯”工作坊,HKDI 香港,中国

“An Iron Rod as a Souvenir”工作坊,湖南大学 长沙,中国

采访,REDESIGN 以色列

2012 中国设计大展 深圳,中国

家庭相册项目二,Fach & Asendorf 画廊 http://fa-g.org/

硕士课程毕业展览,耶鲁大学艺术学院 纽黑文,美国

中国独立摄影书展 北京,中国

《GRAPHIC》杂志 韩国

eShelf展

2011 Death of Print独立出版物展览

KIC小世界展览 硕士课程一年级展览,耶鲁大学艺术学院

2007 M5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展览 上海,中国

获奖经历

2010 - 2012 常玉基金会奖学金

2012 Rebecca Taylor Porter 奖

----------

关于ART DATA LAB

2013年成立于纽约,是一家持续关注来自世界各地青年艺术家的非盈利艺术空间,它将通过展览、讲座,为国内外艺术家提供一个最具活力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目前位于三里屯SOHO的空间约60m2,“DATA”译为综合性云数据平台,旨在将艺术与技术、信息融为一体,使其成为一种活动的视觉艺术文化,从而探索当代艺术的多元创作可能。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