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 金锋
艺术家: 姜鹏 李燎 李明 细胞小组(董勋 山羊—廖文超) 梁半 宋拓 苏钶 陆平原 王思顺 石玩玩 刘智峰 唐狄鑫 吕智强 辛云鹏 厉槟源 赵要
“各自为政”时的可能性
文/杜曦云
作为表达方式的艺术,它的形态和所指涉的方向是多元的。每个人选择艺术的目的可能完全不同,一个人在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态度和表现,并不能代表他的方方面面。而且,艺术家在每个“此时此地”的艺术表达,只是他阶段性的关注、体验、思考范围的曲折体现,随着情境的流变而流变。
当下所谓的“青年艺术家”,大致是指出生于1980、90年代的艺术家。对青年艺术家在艺术方面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具体表现,是难以清晰、准确描述的——中国各个地区的发展非常不平衡,青年艺术家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差异非常大,再加上其它复杂因素,“青年艺术家”们彼此间的差异甚至可能大于相同之处。而且,青年艺术家与“非青年艺术家”既有大致的差异,但也有很多趋同之处。
所以,就笔者目前的体会而言,只能宽泛的大致描述:在相对而言偏于实验性或批判性的青年艺术家中,与年长的艺术家相比,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真切细腻具体的亲身体会(这也让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度进一步拉开),而不是看似宏大激越却空泛的、概念化的、与自身无涉的。因为对真切细腻具体的注重,他们在表达方式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表达方式的准确度、丰富度、个人化和当代性方面,他们有了进一步的推进、拓展。
这些特点,让他们显现“各自为政”的独立和多元。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领域各不相同,但如果通过交流,可以互涉。与年长艺术家相比,某些青年艺术家目前在自己或他人眼中可能还有待更加“成熟”,但很多可能性的正在萌芽、生长,已经比较明显。而且,从艺术中传达出的信息也是很有限的,艺术家在面对和处理其它问题时的具体表现,难以从艺术中“见微知著”。至于在未知的前方每个人(不只是青年艺术家)的具体方式和能力,既取决于自身,也取决于各方面的情境。
2012年7月8日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周婉京
此文出自研究者、艺评人周婉京的《2018北京独立艺术空间调查...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