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 鲁明军
艺术家: 余极
空间的物化与延异是余极于2012年6月2日在上海“Art-Ba-Ba流动空间”开始实施的"重屏”展览计划的一个理论前提。基于这一论设,在一个20余平米的空间内,余极复制了其中一堵带有窗户的墙,将空间一分为二或者说将其压缩在一边,从而在原空间内以拷贝的方式再造了一个可移变的空间。自然,这一物化给置身其中者不免带来一种空间的假象和错觉——看似在一个真实的空间,但透过窗户所看到的原空间告诉我们这其实是虚拟的;而当突然意识到处身虚拟之时,本身却又在真实的原空间内。对于这一空间中的空间,我们援引巫鸿的说法将其名为“重屏(The Double Screen)”。甚或,如果巫鸿的《重屏》原本就是作为其一个知识史维度上的视觉逻辑支撑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重屏》的一次当代延异与拓展。
在一个月的展期内,余极计划分四步渐次移动和拆除这个拷贝的墙或空间,置身其间的假象与错觉也随之逐步退却和消解。不过,余极并未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空间分隔、移动和变化层面,事实上,在空间被物化的同时,三堵平行并置的墙也已构成了一组“重屏”。而之后“重屏”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空间移变实践中艺术家身体的自我调动本身便蕴藉着对于我们自身日常观看与认知经验的质疑,试图在经验的铺陈和展开中探寻一种可能的溢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时平行并置的三面窗户非但不是用以日常观看的通道,反而成为视觉乃至知觉的屏障,即在重屏中生成了一层新的重屏。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