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策展人: 鲍栋、蔡影茜
艺术家: 蒋志
2012年4月28日,《蒋志:如果这是一个人》将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开幕。这既是广东时代美术馆开幕以来的第一个艺术家个展,也是蒋志在中国国内美术馆举办的首次个展。该展览是对艺术家、展览制作和个展概念的重新考察,它是一个“再次观看”及“再次生产”的过程。
在今天,整个艺术系统对于艺术实践的影响力与决定权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个体,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区别往往只是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处在这个系统之中。当我们将艺术家从他们传统的脸谱形象,比如天才、疯子、高人、英雄、隐士、明星、大人物等中还原出来,并暂时把“艺术系统”搁置一边时,“某个人”便被还原为脱魅了的“一个人”。策展人、美术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也使展览主体不再仅仅是艺术家“某个人”,而是转变成了一个“人人”的公共领域。最为有趣的是,一位虚构的人物“木木”也加入到了展览主体群之中,而“木木”又可能是任何人,包括任何一位观众。
蒋志在这个展览中以策展人的方式对“艺术家”的概念及其公众形象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如果这是一个人”的主题下包含有四个展览:策展人策划的蒋志个展,蒋志策划的《白眼人—熊望洲油画肖像展》与《非常地妖的风景》,以及为“木木”建立的博物馆。这些展览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的从属关系,而是四个平行的、互为镜像的世界。
艺术家是一个人吗?在这种结构下,这“一个人”到底是谁已经难以说清,他(她或它)既是蒋志这个人,也是蒋志的画家老乡熊望洲,或者“非常地妖”这个曾经饱受关注的博客ID,抑或是“木木”这样的木偶与面具……当然,这“一个人”也可以是与蒋志作品相关的个体,如诗人食指、艺人阿娇,以及蒋志的亲人与朋友;这“一个人”可能出现在一篇文字、一段录音、一段影像、一张照片里,也可能,这“一个人”就在展厅中观看这些作品,或者正在阅读这段文字。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刘钢
每次去广州住店,我必选白天鹅宾馆。我对这家酒店的偏爱,源于它...
2013.11.0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