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育才 从传统中走来 力推本土艺术
2015年11月30日 专题• 话题
李津12米长卷作品《两只蝴蝶》在本季佳士得上海春拍中以597万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这位亚洲私人藏家便是龚育才。近现代书画、写实油画、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均在他的收藏序列中,他从“传统”走来,他更强调中国人应该更关注本土的艺术。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批财富群体,这构成收藏西方艺术的必要条件。地球村时代,互联网科技消除了全球信息壁垒,使他们在自身之外有可能关注到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动向。收藏策略上,藏家又呈现为有“专”有“泛”的两大类。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来的发展,舶来品的写实油画红极一时,以F4为低代表的一批墙外开花的文化符号也始终在遭受诟病,年轻一代新势力、来自国际的可选择收藏单元及更为多元的创作媒介成为更新的选择,中国当代艺术的自省是否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呢?
11月28日,“微物之辞”在上海莫干山玉衡画廊开幕。策展人孙欣选择了六位当下最受瞩目的当代水墨艺术家,作为她对艺术家背后文本系统研究的拓展,从艺术作品的细微,打开艺术家每个个体背后庞大丰富的文本系统。
作为上海的老牌本土画廊“华氏画廊”的主人,华雨舟坚定自己艺术品经纪人的身份,而不是藏家。对他来说,只有过了一个很高的门槛,才能被称为藏家。
尤洋
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会、明斯特公共雕塑展三个活动本质不...
2017.07.07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何 桂彦
看王音的个展,自然会思考绘画与反绘画的问题。“坏画”不知道是...
2016.06.24
高瑀
没有什么是能永远的。艺术家,艺术展,甚至艺术本身。
2018.08.15
樊婉贞
市场带动城市经济。香港开放的市场体制及面向大陆、背向亚洲市场...
2016.05.12
周婉京
“我们就像是被关在一个细菌培养皿里,还在看艺术。”
2020.05.04
唐昕
国内民营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比如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
2013.11.23
郑姝
《救世主》的市场成绩一面照出西方艺术交易体系的规范,一面也折...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