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丁乙个展——何所示

日期:
2015年6月6日 - 2015年7月26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6月6日 17:00
空间:
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展览简介

策展人: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

如精神向导一般,艺术家就像这个时代的通灵人,察觉到存于世界与社会中的诸多图案、趋势和变革,制造出新的绘画语言形式将其转译,并纳入到广义的文化讨论中,启示我们观察和面对不断涌现的人文概念和价值,而丁乙正是这样的艺术家。

龙美术馆(西岸馆)荣幸推出知名当代抽象艺术家丁乙的大型个展——“何所示”,于2015年6月7日起正式对公众开幕,本次展览由伦敦大学的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博士策展,将是美术馆首次将一层及二层近3,000平米的全部空间同时用于单个艺术家的展览。

丁乙(1962年出生于上海)被认为是中国抽象派画家的领军人物。自80年代后期他就开始画“十字”:他的系列绘画,不管是大面积黑色的,或是绘制在成品布上的,亦或是另外一些强烈荧光色的作品,均以标题“十示”连同创作年份的方式来命名。对艺术家来说,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或“x”是无意义的形式符号,其语境则是后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步伐下的城市环境。

展览将呈现丁乙今年最新完成的作品——为美术馆挑高9米的展厅特别创作的10张模板绘画,近高5米。新作运用了突破性的技法,在椴木板的黑色表层下,艺术家先涂上厚重的彩色颜料为基底(一组蓝绿,另一组红橘),随后在表层进行绘画和雕刻,伴随雕刻的笔触,涂层之下细微的却又灼热的色彩逐渐显露。制造出画面的丰富肌理。运用多重技艺刻划出的线条厚薄、深浅不一,或松或紧,带着透明度与弧度,有时更如同书法。而当绘画颜料和木板被破坏与去除时,暗藏其下的层层色彩和木质肌理一同被揭示,体现艺术家作品中即强烈又值得玩味的特征,似乎正像道家或禅宗中所体现的辨证性。

与过去的绘画相比,新作中的格子形成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复杂的艺术体系,体现了丁乙对格子语汇精湛的掌控和调度能力。伴随新作,将同时展出近100件绘画及纸本作品,是艺术家过去十年各系列作品的最完整的一次呈现。

本次展览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探寻观者对于语义的渴望是否可用语言或文字来解答,或者被重述,甚至这种探索或许可以再一个提倡开放式视觉体验的空间架构中被取代。标题“何所示”或许是观众可默存于心的一句短语,在参观过程中反复推敲其义,此处的“何所示”是发问、陈述,更甚于答案或解释。尽管绘画是静态的固定的艺术,但在禅宗或道家思想中,一旦观者占据了关系性的位置,对象即可发生自我形变,观者对作品的倾注与耐心使作品潜在的精神养分和指引得以相互浮现,经由眼与心的调和作用,唤起我们对其尚感陌生但又令人兴奋的感知,而这些感知,亦可被我们所在的空间和时间辨认。

因此,展览在探索龙美术馆展示空间潜在可能的同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环境以供观看与沉思。无论是对“十示”感到陌生或神秘的新观众,还是早已熟知其作品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样一个文化园林式的环境中,从中邂逅各自的新体验。

感谢赞助伙伴由香格纳画廊对本次展览的支持,感谢Absolut Vodka对开幕酒会的支持;展览将出版同名画册。开幕当天6月6日下午4点在美术馆报告厅将会举办策展人讲座,欢迎关注龙美术馆微信(long-museum)进行预约,或发送邮件至info@thelongmuseum.org预约。

关于艺术家

丁乙1962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9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近期个展包括“象牙黑”(香格纳,新加坡,2015);“微光”(Karsten Greve画廊,巴黎,2014);“概括的•抽象的,丁乙作品展”(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1);“十示 1989-2007,丁乙个展”(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博洛尼亚,2008);“丁乙,十示”(Ikon美术馆,伯明翰,2005)。

重要群展包括“CHINA 8”(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等地,2015);“戴汉志:5000个名字”(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Witte de With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2014);“向东方,中国建筑景观”(MAXXI博物馆,罗马,2011);“上海”(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2010);“’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7);“麻将:希克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伯尔尼、汉堡、巴塞罗那等地,2005-2009);“生活在此时,2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汉堡火车站当代美术馆,柏林,2001)等。丁乙还曾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1993)、第1届亚太三年展(1993)、第11届悉尼双年展(1998)、第1届横滨三年展(2001)、第6届上海双年展(2006)、第7届深圳雕塑双年展(2012)。

关于策展人

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是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专家及策展人,研究领域包括了从古代到当代的中国艺术,自2009年至今任教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此前,他曾在都柏林切斯特•比蒂图书馆(Chester Beatty Library)担任副主任,负责东亚艺术的收藏与策展。在剑桥大学完成汉学本科的学习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东亚艺术史研究的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赵孟頫为题,由上海出生的学者方闻先生指导。其丰富的策展经历中,包括了与上海博物馆合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切斯特•比蒂图书馆举行的“描绘中国”大展。他曾出版过众多专著与文章,最新著作《蒙古世纪:元朝的视觉文化,1271-1368》(伦敦:Reaktion Books,2014)及赵孟頫书画的论著即将推出中文版。

关于龙美术馆

龙美术馆是由中国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美术馆,目前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的场馆——龙美术馆(浦东馆)和龙美术馆(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的艺术生态,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收藏数量丰富,体系完备。以推动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为己任,扎根本土的同时,龙美术馆注重古今艺术、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展示与研究,以全球性的视野呈现视觉艺术的多元性,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当前世界艺术的新鲜活力。

龙美术馆展览主要分为三大体系:馆藏陈列展、馆长邀请展和国内及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除了上半年的“徐震艺术大展”和本次展览之外,2015下半年,馆长邀请展系列还将相继推出“刘韡个展”及“王郁洋个展”。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